這個抗老化好像很熱門,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把生活過好,這個最重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好好運動,這四個是大法,如果行有餘力,再加上好好練功。其它醫學上的一些抗老化方法,個人認為是小法啦!如果大法沒有,去花錢搞一些小法也是沒有大用。只是大法要搞好,也是要福德智慧,有捨才有得啦!要練功也是要福德智慧,不然也很難教,或是教了也不練,大家都累…,所以還是要多做好事,多讀書,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安倍刺殺事件猜想
事先聲明,本人只是鍵盤柯南,沒有任何內幕消息,所有一切只是看新聞的推論。本人也非槍械專家,到目前為止只有高中軍訓開過槍,所以槍械知識也是看書推論,紙上談兵而已。
首先,如果真的要刺殺一個人,選擇無師自通研究一把土製槍枝,跟想辦法去黑市買一把,或是找已知有在改造槍枝的師傅買一把,哪一種成本比較低,或比較可能辦到?
觀察刺殺安倍的那把,從口徑上我還是認為那是一把霰彈槍,兩個槍管各可擊發一次,之後可能要重新裝填,更有可能是一次性的武器,重新填彈可能炸鏜的機會就會大增。根據新聞,歹徒在距安倍約十公尺處開二槍,所以歹徒很明確知道十公尺是有效距離,所以他不用衝更前面。
試想,我們若是自己搗鼓出這樣一個武器,光火藥配方的效力及火藥與填彈重量的比例就搞不定了。當然我們可以重覆嘗試,但是你怎麼知道你選用的槍管材料可以在多少焦耳的爆炸下重復用幾次,你怎麼知道下次會不會炸鏜,未傷人先傷己?所以安全起見,要先買要多少枝槍管來做測試?假設要做一百次試驗,一次1000元材料費好了,一百次就是十萬元耶,一百次炸到自己一次醫藥費多少?更可能是一百次實驗作完,沒有完整科學記錄的訓練,還搞不清楚有效殺傷距離是多少,也分析不出問題在哪裡,所以可能要花更多錢或時間,也不一定能成功,也有可能先把自己手炸斷,所以怎麼看,都不如去搞一把保証有效的槍划算。因為大家做科學研究都知道,錢燒下去未必能有結果,買現成的未必比較貴。萬一自己做的土槍拿出來刺殺,只有婚禮響炮的效果,不是只是送自己去吃牢飯而已!
我個人的推論是,如果有某情治單位,用國家或集團的資源,把這個一次性土製槍枝的設計及數據都研發及收集完成了,然後把設計交給這個人,只要照這個做法做,就保証在十公尺距離有足夠的殺傷力,那這個人只要有一定的射擊經驗,目測知道自己進入射擊圈,就可以執行這個任務。
另外新聞很多說第一槍沒有擊中,第二槍才擊中。我個人認為第一槍己經擊中了。因為安倍當場CPR的照片顯示其正面胸口是乾淨無血跡的,但是新聞又報心臟附近有傷,所以這個子彈應是第一槍安倍背對凶手時由背後穿入。開第一槍後,安倍有轉過身來,或者有人覺得安倍若是臥倒或者還有機會。但是若是第一槍已命中,此時安倍體內正在大出血,他正在喪失身體的控制,大概沒有辦法做出臥倒這個需要大量肌肉配合的動作。事後來說,以當地的醫療條件,大概第一槍命中,事情就無法挽回了,所以維安最大的問題,第一就是選在一個背後無靠的地點,第二就是讓凶手走到十公尺內。
反過來說,凶手的槍是很強的,十公尺內一發擊殺,選霰彈槍也是有想過的。這種一次性的槍我研發不出來,或者說我沒把握在研究出來之前不會先被炸飛…orz。而且這種槍根本沒有辦法練槍,每練一次就要重做一把,不然可靠性很難說。所以我高度懷疑這個槍是己經由某單位完成設計及測試,只要照做一把就行了。
當然以上都是鍵盤柯南看新聞的推論,真正的情況,可能很難讓外界知道。好在日本選舉的結果,安倍並不會白白犧牲,日本會持續堅定的走在安倍希望的道路上。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論行走
觀夫虎豹犬馬走獸之行,蓋皆以胯也,未嘗以膝也。
然人初則以胯行,老衰則以膝,至耄則以踝行,踝行者,不亡以待盡也。
以車喻之,胯行則胯為軸,全足為徑;膝行則膝為軸,半足為徑。徑大者逸,徑小則勞,勞則易損。夫胯,肉多而骨少;膝,骨多而肉少。肉多者雖勞而易復,骨多者易損而難成。復觀胯骨之形,此天然之軸承也,捨此不用而以膝,此退化性關節炎之生也。
故練行走者,重胯而輕足,力欲求其收於內也,不欲於外。以足蹬地,力出於小腿腓腸也,蓋所不取。以胯運足,吸之而上,放之而下,如蓋印然,此自修之道也。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鼻塞的一點經驗:三
現在要來談一下,如果真的塞住了,除了醫療之外,要怎麼辦?
雖然用藥打通是很方便,只是有時候手上剛好沒有藥,或是正在睡覺,懶得起床找藥,或是覺得還沒這麼嚴重,想說混一混說不定就通了。
我覺得不管生什麼病,在醫療介入之前,一般人都會想一些辦法自救,我覺得自救法則第一條就是,不要把事情搞的更糟,如果會把情況搞糟,不如什麼都不做,承受目前的症狀,等醫療介入。
鼻塞這個有點像被擒拿,只是被拿住的是鼻子。關節被鎖住最忌在被鎖住的地方反向與對方較力,原則上應該要收縮身體其它地方的活動度,把活動度借給被鎖住的關節,讓被鎖住的關節能順著對方施力的方向借用融資來的活動度順勢脫出。同理,鼻塞不要猛在鼻子用力吸氣想要打通,用力收縮鼻子附近的肌肉,不但打不通鼻子,還有可能波及鄰近,造成前額頭痛等問題,只好來診所刷一下健保卡了。
應該是要放鬆鼻部,注意力放下去,不要在鼻子上,不要想打通,反正最差就是不通,至少不要搞出頭痛來。慢慢先用腹部吐氣,吐完再用腹部吸,如果真的沒有辦法,也可以暫用口呼吸。原則上用橫膈膜的肌肉來推動呼吸,鼻上不要著力,這樣維持下去,慢慢有機會通,至少不會更糟。
應對失眠也是差不多這做法,換成腦中不要用力,不要有意想睡,不要怕失眠,最差就先認列損失,頂多就是沒睡,自然有機會睡著。
又法,睡時鼻塞用準提法,觀想頂上LA字放光,照遍自身及宇宙,作意保持在此一片光明中,一時亦能使鼻通,我自己這樣做是有效。有一次鼻塞懶得理,就這樣觀想,保持在光明之中,繼續睡覺,一時鼻子忽有動靜,就通了,這個比練呼吸更輕鬆!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鼻塞的一點經驗:二
自從專修準提法三天,鼻子通了兩個月之後,雖然因為偷懶又塞住,但是對於靜功的功效從此有深刻的體會,與其東奔西跑,不如好好坐著。準提法以佛家的修法而言是比較高階的修法,基礎比較不夠的修起來會比較辛苦,但是努力修也是有效。
後來我去跟洪宗基老師學鶴拳,主要是他比較強調三寶聚會也是就立禪靜功,不是光以武術訓練為主。準提法要持咒觀想對我來講比較吃力,立禪站椿養靜就比較容易上手。準提法因為搭配金剛唸誦,對於鼻子打通效果比較快,但是單純站椿養靜,個人感覺也是有效。剛開始有效的時候,有時念頭比較多,就好像比較塞,念頭比較少時,就比較通。有時候站一站鼻子會發出好像折手指的響聲但是比較小聲,可能是鼻軟骨自己在調整。久站之後,好像大部分的時候都比較通,就沒有這麼受念頭多寡影響了。
古人說: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我以為靜坐、站椿這些功夫主要是透過減少念頭等無謂的消秏,凝聚人身本來的能量來改善身體。靜坐最簡單的效果,就是手腳變暖不再冰冷,如果以醫學的看法,至少有放鬆週邊血管,改善循環的效果。你去看速效型打通鼻塞的噴劑,常常是用血管收縮劑,這有點像交通堵塞,我就來加個匝道儀控,本身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靜坐這類的則像直接拓寬道路,效果比較永續。
但是你說練多久能夠有效,就比較難確定,我自己以前也沒有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數據。另外我們業餘鍛練,有時難免三天打漁兩天晒網,變因太多,很難用以推論別人。這種最好是找十幾二十人來專修,然後記錄數據,取平均來分析比較有辦法做出訓練劑量與成效的分析。只是找人來專修,大概比找人來吃藥或打針還難吧!就算給錢叫工讀生一天八小時動也不動,坐著,可能工讀生也嫌難賺,不想賺,呵呵呵!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鼻塞的一點經驗:一
從小就有一點鼻過敏,就是打打噴涕,流流鼻涕這個樣子,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小時候上學時就用手一抹,再塗到桌子背面上就解決了,也沒有覺得多不舒服…哈。我家基本上是有發燒才會去看醫生,所以也沒有因為流鼻涕去看過醫生。
鼻子的問題惡化,大概發生在高三,那時天天去k書中心念書,平日一天唸五小時,假日一天唸十二小時以上。現在回想起來,k書中心冷氣強,空氣沒有流通,外加不知道多少年沒有換新的地毯,如果回去檢測塵蟎過敏原濃度,不知道會不會爆表。可能在這樣高過敏原的環境待久了,鼻子就愈來愈不通了。
大概到高三下學期最後幾個月,鼻塞的問題就漸漸影響到我的日常了。因為鼻子不通,就不自覺的呼吸會用力,氣息變粗,念頭變多。佛家講心息相依,氣息變粗,念頭就會粗。天台宗念安般的修行法門叫六妙法門,我們這種鼻塞的沒有辦法修六妙法門,變成不妙法門了…呵呵呵!
那時雖然感到念頭浮越,但是大考在即,還是每天把自己壓在書桌前面,繼續執行自己的讀書計劃,考前一個月放假後,每天大概可以念到十四個小時。結果那一個月雖然每天吃的量和之前都差不多,可是一個月從早做考題做到晚上下來,竟然瘦了五公斤,從六十初掉到五十五,變成瘦皮猴了。那時沒有腦袋運作要消秏能量的概念,現在回去看,應該要加重熱量攝取,來供應腦部運作,因為瘦這五公斤,很大部分可能瘦到肌肉去了,後來很久才補回來。
暴瘦之後,除了鼻塞,又多了一個手腳冰冷的問題,本來是以為聯考之後,休息休息一切都會自己好起來,後來才發現好像不是這個樣子。鼻塞的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只有運動時才通一下,一停下來又不通。手腳冰冷的問題更怪,就算打拳運動,熱氣也過不了手腕,就是手腕以下總是熱不起來。
整天鼻塞,就好像在坐牢,不管走到哪兒,總有說不出來的痛苦,真的是在修練不妙法門…。後來發現,如果每天游泳一個小時,大概可以通個大半天,比其它運動有效,所以大一大二暑假,我幾乎天天都去游泳。後來有看一本書:改變人生最強呼吸法,有提到游泳這種運動,屬於呼吸控制的運動,研究顯示可以改善鼻塞。不過我游一個小時只能撐一天,開學沒有辦法天天游,就又塞住了。
後來有一次,去參加十方禪林舉辦的準提法三天專修教學,修的儀軌就是 南懷瑾老師公開影印廣傳的那份,由 首愚法師傳授,咒語的持唸法是以金剛唸誦為主,十方禪林的網站上應該有資料就不再重複。三天專修是早上五點就起來唸咒觀想,一堂約一小時,中間經行一下,早中晚一天大概唸八小時,三天大概修了二十四小時。可能是山上比較冷,我一開始就狂流鼻涕,流到手印上又流到身上,後來才漸漸止住。三天修下來,老實說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這個觀想儀軌真是不輕鬆,觀不太起來,唸是有跟著唸。但是下山回家後,突然發現鼻子通了,而且我回家後就偷懶,沒有怎麼修法,但是這一通大概通了兩個月,但是可能是我沒有認真持續,兩個月後又慢慢塞住了。但是如果認真修二十四小時可以通二十四乘六十小時,平均起來可以假定一小時的修煉可以有六十小時的效果,這個又遠勝過游泳了。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從投資學靜坐
最近讀了席長安生先寫的一本「談靜坐」,覺得很好,很平實,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書中講到,古人喜歡用鍊丹術的用語來類比靜坐,其實這個現代人看不太懂,畢竟現代大家都用瓦斯爐、微波爐、水波爐甚至氣炸鍋來煮東西,用一些燒柴火時代的用語來類比,實在是太遙遠了。我想到現代人最熱衷的應該還是股票等投資,或者可以借來類比一下。
話說會看這篇文章的,大概都有一定年紀了,從父母把我們從受精卵,經過十月懷胎的注資增資,最後終於IPO上市來到世界,已經過了幾十年了,以上市公司而論,也算是老牌上市公司了。而在這幾十年的上市交易之中,股權愈來愈分散,從原始的精、氣、神三大原始股東(先天),慢慢的換成貪、噌、痴、財、色、食、憂愁、思慮…等等大小散戶(後天)。按照一般狀況而言,是股權愈集中,股價愈容易上漲,股權愈分散,股價就愈是跌多漲少。而我們的生命就在股權愈來愈分散的過程中,步入長期空頭循環,最後原始的精氣神三大股東都沒有股分了,我們這家公司就很容易下市清算了。
靜坐,目的就是把我們分散的股分,由後天的種種紛擾,慢慢回售給三大原始股東。只要不要再分散股權,甚至有規律的讓原始股東吃貨,股價原則上就會有緩步的回升,身體慢慢變好。如果你讓大股東吃貨吃到一定程度,不知道哪天主力心情好,發動一下漲停板,或者你就會氣脈發動,生命往上跳一格。
所以我們靜坐做法上,就是不要把注意力分散給其它不相關的東西,不要讓其它的事來吃掉你的股分。比如說邊坐邊想facebook、IG或youtube,就是把生命的股權分散給這三家,但是這三家對提升生命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等於就是把生命的股權倒給散戶。
有一種做法是什麼都不做,用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就是我們當一個小散戶,反正我們也不可能換股操作,除非你玄幻小說看太多了,我們就不要買也不要賣,不要給大戶製造麻煩,原則上,精氣神三位大戶,只要你不擾亂他,不要一直把股權分散給其它東西,三位大戶都是會慢慢吃貨的。三位大戶吃貨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變好,一直保持下去,哪天漲停板就有望了。
另一種做法是有做為,比如說念佛,有點像買ETF,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唸佛上,一直唸唸唸,買進阿彌陀佛ETF,買了很多之後,股權也是會集中,最後也會漲停板,只是這個漲停板,是精氣神充足造成,還是唸佛感應造成,我就不是很清楚了,程度沒有到這裡…
我個人經驗上是靜坐或站椿這類養靜的工夫,對手腳冰冷、過敏性鼻炎…等絕對有效,理論上對所有虛勞所致之病都有效,只是要花時間努力投資自己。以上是我粗淺的認識與類比,個人程度有限,目前也沒有遇過漲停板氣脈發動的現象,還在死抱活抱,等大戶發動攻勢的階段囉!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音樂中的武術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吃飯
子曰:民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從小到大,飯是天天都要吃的,只是每個人吃了這麼多年,到底吃出什麼心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很大了。小時候大部分吃家裡,上學則吃便當,假日有時和家人上館子,吃來吃去好像也沒吃出什麼心得,直到去當兵…
我當兵的日子主要是在林口憲兵學校醫務隊,算是憲兵的基層訓練單位,來來往往受訓的人員非常多。部隊裡的米飯,不知道是不是放太久,吃起來常常覺得粉粉的,沒什麼顆粒感。吃的肉常常是冷凍炸肉排,粉很厚,肉錘扁扁又很紅的那種。當然,我入伍之後天天吃這樣,除了米比較粉之外,和台大宿舍餐廳的水平也不會差太多,當時也不覺得如何。直到有一天晚上派去五股支援憲兵特勤隊,特勤隊弟兄很熱情招呼我們,晚上快九點要回部隊時,請我們喝一碗他們的宵夜,竟然是一碗滿滿有正常肉紋的肉煮的肉湯。當一個很久沒吃到未加工的肉的人,喝到一碗真正肉做的湯,突然有種終於吃到真正的肉的感動。才驚覺原來特勤隊連宵夜都吃這麼好,難怪可以練成這麼壯,所以我們普通兵這麼遜,也是有理由的。就像工蜂與蜂王,從小就吃不同的食物,真正有戰鬥力的兵跟擺樣子的兵,吃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從這時我才發現,我平常都吃太差了,就算入伍前,也是吃太差。主要是我自己控制自己的伙食費,大約一餐從大一的五六十元,到大七吃醫院地下街大概七八十元,如果要照特勤隊的伙食,每餐都要吃到真正的食物,而不是一堆加工食品,一餐大概要抓到一百五十左右,當然,到今日,大概要更高。可能就是吃太差,所以當時人瘦巴巴,功夫進步很慢吧!此外,台大宿舍餐廳,以我常吃的女九舍為例,很多都是各種炸物,真正的肉很少,可能也是要配合學生壓低價格,但是以營養的觀點來看,真的很不足。我記得我之前去美國杜克大學及史丹福大學遊學的時候,美國大學餐廳吃的之好,天天buffet吃到飽,當然伙食費也是很高啦!台大與美國一流大學或者在某些方面可以一拼,但是學生飲食與營養方面就差太多了,說不定也是有蜂王與工蜂的差距。當然,大部分台大學生的家境也是很普通,沒有辦法供養小孩天天像史丹福大學這樣吃啦!所以與其說是學校的差距,不如說是國力的差距吧!
所以我現在盡量不要省買菜買肉的錢,畢竟人生輸在哪裡都有可能,但是輸在吃太差就太不值得了,畢竟現在醫生雖然買不起豪宅與豪車,但是到好市多大採購還是辦得到的,吃下肚的才是真的,不是嗎?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談談正身法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讀書心得
首先,在自己KEY IN 書名以前,我一直把書名看成抗老化你需要大量重訓,自己KEY IN之後才發現原來書名是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哈哈!
書中指出,要達到最大肌力的85% 才能有效刺激運動員的神經肌肉骨骼進步。所以在常規練習中,建議要能有計畫的觸及85%以上的高強度區域。
而書中指出,目前已知大肌群多關節動作最多能連續做10次的重量,大約是最大肌力的75% 。所以在這個重量以上,都有強化骨骼的效果 。(摘自書中P100)
書中又指出:肌力訓練理通常將最大肌力65%以下,視為低強度區,配合高反覆次數詞主要是訓練肌耐力。而最大肌力的65到85%是中強度,需配合力竭式訓練,主要是效果是肌肉生長。 85%以上是高強度區,主要訓練是提升最大肌力。(摘自書中 P137)
看完書主要的心得是我平常對病人的運動建議,都太保守了。病人常常覺得有散步就是有運動了,有的病人還會拿出手機APP表示自己一天萬步,很厲害了。感覺很像要小朋友寫十題九九乘法,結果小朋友交出一百題加減法,表示自己很厲害了。不過我通常是很鄉愿的同理病人已經很努力了,病人開開心心離開診間,皆大歡喜!因為這種病人,尤其是老人家,對自己已經很滿意了,你若是敢挑戰他,他會打開APP,跟你分享他每天每周每個月走多少步,直到你稱讚他為止,實在太恐怖了···呵呵呵!
我一般在建議病人運動,還是以徒手訓練為主,畢竟很多人連徒手都不太願意了,還要他們付錢請教練,未免天方夜譚。徒手的好處是方便,不用器械,在家就可以做,不拘場地,壞處是如果你要像書中所述,不斷觸及85%以上的高強度區域,你只能以能連續做10次的重量,大約是最大肌力的75% 為基準,依照肌力不斷改變動作,比如伏地挺身已經能做十下標準了,再來是不是要改偏重伏地挺身,最後挑戰單手伏地挺身。如果是用器械,那就加重量就好,反而比較簡單。
不過看診時間緊湊,只能大概提一下,病人沒有聽進去,或是基本知識或是資糧不足就沒辦法了。其實有時候感嘆,明明國高中都有體育老師,為何出社會後,感覺大部分人的體能知識,就像沙灘上的城堡一樣,已經被沖的無影無蹤了!
2020年5月21日 星期四
腰痛探討
一般單純的閃到腰,若是痛在兩腰中間,也就是脊椎的位置,大致可以歸因於脊椎之間的小肌肉拉傷。治療上大致是以消炎止痛藥保守治療,大部分恢復良好。只是會閃到腰的就是會閃到腰,病人常常幾個月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診間出現。
其實閃到腰的問題常常並不在腰,我們通常也會衛教病人正確的姿勢,但是病人還是難以避免復發,這其中必有深入之系通性問題,不是口頭衛教病人就可以的。我看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書中這個表格很有意思。
出自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
書中把從腳踝到肩關節,依照訓練需求列表,呈現出一個很有趣的序列。就是一個關節重穩定度,下一個關節就要重活動度,而腰椎就要重穩定度,髖關節則要重活動度。這讓我想到企管有一個SM理論,就是一層主管是S屬性,下一層主管就要M屬性,然後再下一層又回到S屬性,這樣組織才能平衡運作。所以作者依照這個理論推論,腰椎肌肉拉傷主要是髖關節活動度不足,造成應該由髖關節吸收的角度移轉給腰椎。而腰椎本身的肌肉都不粗大,一旦彎曲角度在腰椎,變成要由這些肌肉來支撐上半身的力矩,就很有可能超出肌肉的安全係數造成拉傷。
出自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
但是老實說,髖關節的活動度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之所以彎不下去,基本上是肌力不足所致,尤其是髖伸肌的部分,也就是臀部肌肉為主的這些肌群。有趣的是為何髖關節彎不下去不是髖曲肌有問題而是髖伸肌有問題呢?因為站姿下彎曲髖關節是順從地心引力,所以曲肌不用出力,反而需要臀部的伸肌拮抗重力以維持姿勢,所以髖關節彎不下去基本上要加強臀部肌肉的肌力。
臀部肌肉在久坐為主的現代社會裡是常常被忽略的一環,基本在隨意觀察在路上走的行人,臀部肌肉發展的好的並不多,小孩子通常還好,大人則隨年齡每況愈下。必須要加強後腿硬舉這些動作來強化髖伸肌的肌力,比如說武術中燕子抄水或是阿根廷探戈中,後腿向後延伸的動作練習。
當然髖關節彎曲度不足的話,也可以選擇用膝關節來分擔角度,但這就需要股四頭肌的肌力,而通常下肢肌力不足的人,不管是前面的或後面的肌肉,肌力都是不足的,所以往往還是下意識選擇腰椎做為彎曲的主角,也同時拉高了受傷的風險。
所以要下降閃到腰的風險,正本清源之道還是要加強下肢肌力,尤其是臀部肌肉的訓練,只做動作衛教但沒有相應的肌肉訓練配合,可能無法有效避免下一次的受傷。當然腰痛的形式及原因不只上面所提,還有許多其他狀況需要排除,本文係指單純肌肉拉傷的情況,不能講盡癒諸疾,只能說讀書一得,且供參考。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縱鶴貫肢手的肌肉生理學探討
最近讀了一本書 ,叫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其中一些運動科學的觀念與進展可以與武術訓練相互啟發
其中講到核心肌群,現在的觀念認為其主要目標為阻止活動,而不是造成活動,書引述知名下背研究者的論點:與其將腹肌當成身體軀幹的屈肌與旋轉肌,(就算他們確實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許將他們的功能是為身體軀幹的抗旋轉肌與抗側向曲肌會比較好。 所以作者認為 比起創造旋轉的能力,可以阻抗和制止旋轉的能力或許還更重要。
所以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是用來阻抗活動,這個讓我想到縱鶴拳中的貫肢手,其發力模式或者可以用核心肌群的阻抗力來解釋。縱鶴拳中貫肢手是屬於拳中核心手法,近身短節,高深者可以帶出震身法。一般教學皆由水火手之長肢手法開始,到練到搖櫓手套路之後才會教貫肢手。
貫肢的發力模式簡單圖示如上圖,以右手為例,即核心及肢手開始即同軸反向運轉。隨著核心與手的反向運作,核心拮抗右手的力量會愈來愈大,最後把右手帶回向前擊出。所以貫肢的發力事實上是在借用核心肌群的阻抗力,符合目前運動生理學對於核心肌群功能的看法。
而其他運動發力模式舉常見的棒球揮棒或高爾夫揮桿為例,圖示如下。
即核心及手開始即同軸同向運轉,再同軸同向反轉擊出。出力主要在第二階段,而貫肢出力主要在第一階段。而棒球揮棒或高爾夫揮桿,核心肌群主要功能是和肢體一起啟動動作。缺點是脊椎擰轉角度比較大,潛在運動傷害的可能比較大。而貫肢因為核心肌群始終拮抗外部肢體的轉動,所以雖然我在圖中畫其有轉動,實際上只有微動,形成南派拳術中墓碑身的特色。當然運動自有其適合的發力模式,很難說一定有優劣,若硬要套用貫肢的發力模式去打棒球或高爾夫,應該是打不到球吧!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武術中的力量訓練思考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囚徒健身初探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溫柔的爸爸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駝背二三事
其實我以前不知道是不是書念太久,姿勢不良,也有駝背問題,很久很久才慢慢改過來。雖然長輩都說一挺就挺直了呀,但是他自己也駝背,可見不是像說的那麼簡單。難在至誠無息,君子無終食之違仁,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但是若知道方向,努力做去,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總是會愈來愈好的。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診間狂想
當然,這些透過病人得到的人生經驗,有點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的女主角,躲在房間,透過望遠鏡所觀察到的世界,存在某些失真與扭曲。或許醫師仍要親自深入世界,用自己的身體,體會人間的苦痛與狂喜,才能夠真正完整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直當一個旁觀者。
有時候也會想,是不是能巧妙改寫或編輯這些診間故事,描寫一位善良宅男醫師,在直接與間接經驗淬煉及眾人的幫助下,完成自己的把妹理論,或是把到正妹,然後拍成電影,賺大錢,我就可以不用再被健保綁架了...以下自由幻想,自行腦補...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拍短片
本來風格會更接近周星馳一些,但是我紙上模擬之後,決定改正式一點,雖然看起來還是有點搞笑啦!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修煉的基本原理三:以身為爐鼎
如果火候有夠,煮著煮著會發生一個道家稱活子時的現象,古人是用易卦解釋為一陽來復。我的理解是能量累積雖然是線性,但是累積到某個程度會發生如化學中電子跳能階的現象,活子時就是生命在跳能階。但是人通常能量一足就會往飲食男女去,然後能量就耗掉了,所以老實講我也過不去,只能停在佛祖說如同蒸沙,欲其成飯,縱歷千劫,只是熱沙的階段。
參考一些書籍,提供一些過關的參考。南懷瑾老師有提過具體用餓的,把這個性衝動淡化,當然還有一些不淨觀可以用。武術大師孫祿堂在其拳意述真之後記中有一段關於他活子時與渡過後之情形,可以參考。
我的理解是當這個衝動來時,若能保持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的狀態,或者就能完整利用到活子時的能量,達成生命的跳階,就像領到紅利不亂花,再投入生命之中,走向複利人生的道路…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