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醫學黑白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學黑白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抗老化



 這個抗老化好像很熱門,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把生活過好,這個最重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好好運動,這四個是大法,如果行有餘力,再加上好好練功。其它醫學上的一些抗老化方法,個人認為是小法啦!如果大法沒有,去花錢搞一些小法也是沒有大用。只是大法要搞好,也是要福德智慧,有捨才有得啦!要練功也是要福德智慧,不然也很難教,或是教了也不練,大家都累…,所以還是要多做好事,多讀書,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安倍刺殺事件猜想

 事先聲明,本人只是鍵盤柯南,沒有任何內幕消息,所有一切只是看新聞的推論。本人也非槍械專家,到目前為止只有高中軍訓開過槍,所以槍械知識也是看書推論,紙上談兵而已。


首先,如果真的要刺殺一個人,選擇無師自通研究一把土製槍枝,跟想辦法去黑市買一把,或是找已知有在改造槍枝的師傅買一把,哪一種成本比較低,或比較可能辦到?


觀察刺殺安倍的那把,從口徑上我還是認為那是一把霰彈槍,兩個槍管各可擊發一次,之後可能要重新裝填,更有可能是一次性的武器,重新填彈可能炸鏜的機會就會大增。根據新聞,歹徒在距安倍約十公尺處開二槍,所以歹徒很明確知道十公尺是有效距離,所以他不用衝更前面。


試想,我們若是自己搗鼓出這樣一個武器,光火藥配方的效力及火藥與填彈重量的比例就搞不定了。當然我們可以重覆嘗試,但是你怎麼知道你選用的槍管材料可以在多少焦耳的爆炸下重復用幾次,你怎麼知道下次會不會炸鏜,未傷人先傷己?所以安全起見,要先買要多少枝槍管來做測試?假設要做一百次試驗,一次1000元材料費好了,一百次就是十萬元耶,一百次炸到自己一次醫藥費多少?更可能是一百次實驗作完,沒有完整科學記錄的訓練,還搞不清楚有效殺傷距離是多少,也分析不出問題在哪裡,所以可能要花更多錢或時間,也不一定能成功,也有可能先把自己手炸斷,所以怎麼看,都不如去搞一把保証有效的槍划算。因為大家做科學研究都知道,錢燒下去未必能有結果,買現成的未必比較貴。萬一自己做的土槍拿出來刺殺,只有婚禮響炮的效果,不是只是送自己去吃牢飯而已!


我個人的推論是,如果有某情治單位,用國家或集團的資源,把這個一次性土製槍枝的設計及數據都研發及收集完成了,然後把設計交給這個人,只要照這個做法做,就保証在十公尺距離有足夠的殺傷力,那這個人只要有一定的射擊經驗,目測知道自己進入射擊圈,就可以執行這個任務。


另外新聞很多說第一槍沒有擊中,第二槍才擊中。我個人認為第一槍己經擊中了。因為安倍當場CPR的照片顯示其正面胸口是乾淨無血跡的,但是新聞又報心臟附近有傷,所以這個子彈應是第一槍安倍背對凶手時由背後穿入。開第一槍後,安倍有轉過身來,或者有人覺得安倍若是臥倒或者還有機會。但是若是第一槍已命中,此時安倍體內正在大出血,他正在喪失身體的控制,大概沒有辦法做出臥倒這個需要大量肌肉配合的動作。事後來說,以當地的醫療條件,大概第一槍命中,事情就無法挽回了,所以維安最大的問題,第一就是選在一個背後無靠的地點,第二就是讓凶手走到十公尺內。


反過來說,凶手的槍是很強的,十公尺內一發擊殺,選霰彈槍也是有想過的。這種一次性的槍我研發不出來,或者說我沒把握在研究出來之前不會先被炸飛…orz。而且這種槍根本沒有辦法練槍,每練一次就要重做一把,不然可靠性很難說。所以我高度懷疑這個槍是己經由某單位完成設計及測試,只要照做一把就行了。


當然以上都是鍵盤柯南看新聞的推論,真正的情況,可能很難讓外界知道。好在日本選舉的結果,安倍並不會白白犧牲,日本會持續堅定的走在安倍希望的道路上。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論行走

觀夫虎豹犬馬走獸之行,蓋皆以胯也,未嘗以膝也。

然人初則以胯行,老衰則以膝,至耄則以踝行,踝行者,不亡以待盡也。

以車喻之,胯行則胯為軸,全足為徑;膝行則膝為軸,半足為徑。徑大者逸,徑小則勞,勞則易損。夫胯,肉多而骨少;膝,骨多而肉少。肉多者雖勞而易復,骨多者易損而難成。復觀胯骨之形,此天然之軸承也,捨此不用而以膝,此退化性關節炎之生也。


故練行走者,重胯而輕足,力欲求其收於內也,不欲於外。以足蹬地,力出於小腿腓腸也,蓋所不取。以胯運足,吸之而上,放之而下,如蓋印然,此自修之道也。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鼻塞的一點經驗:三

 現在要來談一下,如果真的塞住了,除了醫療之外,要怎麼辦?

雖然用藥打通是很方便,只是有時候手上剛好沒有藥,或是正在睡覺,懶得起床找藥,或是覺得還沒這麼嚴重,想說混一混說不定就通了。


我覺得不管生什麼病,在醫療介入之前,一般人都會想一些辦法自救,我覺得自救法則第一條就是,不要把事情搞的更糟,如果會把情況搞糟,不如什麼都不做,承受目前的症狀,等醫療介入。


鼻塞這個有點像被擒拿,只是被拿住的是鼻子。關節被鎖住最忌在被鎖住的地方反向與對方較力,原則上應該要收縮身體其它地方的活動度,把活動度借給被鎖住的關節,讓被鎖住的關節能順著對方施力的方向借用融資來的活動度順勢脫出。同理,鼻塞不要猛在鼻子用力吸氣想要打通,用力收縮鼻子附近的肌肉,不但打不通鼻子,還有可能波及鄰近,造成前額頭痛等問題,只好來診所刷一下健保卡了。


應該是要放鬆鼻部,注意力放下去,不要在鼻子上,不要想打通,反正最差就是不通,至少不要搞出頭痛來。慢慢先用腹部吐氣,吐完再用腹部吸,如果真的沒有辦法,也可以暫用口呼吸。原則上用橫膈膜的肌肉來推動呼吸,鼻上不要著力,這樣維持下去,慢慢有機會通,至少不會更糟。


應對失眠也是差不多這做法,換成腦中不要用力,不要有意想睡,不要怕失眠,最差就先認列損失,頂多就是沒睡,自然有機會睡著。


又法,睡時鼻塞用準提法,觀想頂上LA字放光,照遍自身及宇宙,作意保持在此一片光明中,一時亦能使鼻通,我自己這樣做是有效。有一次鼻塞懶得理,就這樣觀想,保持在光明之中,繼續睡覺,一時鼻子忽有動靜,就通了,這個比練呼吸更輕鬆!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鼻塞的一點經驗:二

 自從專修準提法三天,鼻子通了兩個月之後,雖然因為偷懶又塞住,但是對於靜功的功效從此有深刻的體會,與其東奔西跑,不如好好坐著。準提法以佛家的修法而言是比較高階的修法,基礎比較不夠的修起來會比較辛苦,但是努力修也是有效。


後來我去跟洪宗基老師學鶴拳,主要是他比較強調三寶聚會也是就立禪靜功,不是光以武術訓練為主。準提法要持咒觀想對我來講比較吃力,立禪站椿養靜就比較容易上手。準提法因為搭配金剛唸誦,對於鼻子打通效果比較快,但是單純站椿養靜,個人感覺也是有效。剛開始有效的時候,有時念頭比較多,就好像比較塞,念頭比較少時,就比較通。有時候站一站鼻子會發出好像折手指的響聲但是比較小聲,可能是鼻軟骨自己在調整。久站之後,好像大部分的時候都比較通,就沒有這麼受念頭多寡影響了。


古人說: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我以為靜坐、站椿這些功夫主要是透過減少念頭等無謂的消秏,凝聚人身本來的能量來改善身體。靜坐最簡單的效果,就是手腳變暖不再冰冷,如果以醫學的看法,至少有放鬆週邊血管,改善循環的效果。你去看速效型打通鼻塞的噴劑,常常是用血管收縮劑,這有點像交通堵塞,我就來加個匝道儀控,本身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靜坐這類的則像直接拓寬道路,效果比較永續。


但是你說練多久能夠有效,就比較難確定,我自己以前也沒有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數據。另外我們業餘鍛練,有時難免三天打漁兩天晒網,變因太多,很難用以推論別人。這種最好是找十幾二十人來專修,然後記錄數據,取平均來分析比較有辦法做出訓練劑量與成效的分析。只是找人來專修,大概比找人來吃藥或打針還難吧!就算給錢叫工讀生一天八小時動也不動,坐著,可能工讀生也嫌難賺,不想賺,呵呵呵!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鼻塞的一點經驗:一

 從小就有一點鼻過敏,就是打打噴涕,流流鼻涕這個樣子,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小時候上學時就用手一抹,再塗到桌子背面上就解決了,也沒有覺得多不舒服…哈。我家基本上是有發燒才會去看醫生,所以也沒有因為流鼻涕去看過醫生。


鼻子的問題惡化,大概發生在高三,那時天天去k書中心念書,平日一天唸五小時,假日一天唸十二小時以上。現在回想起來,k書中心冷氣強,空氣沒有流通,外加不知道多少年沒有換新的地毯,如果回去檢測塵蟎過敏原濃度,不知道會不會爆表。可能在這樣高過敏原的環境待久了,鼻子就愈來愈不通了。


大概到高三下學期最後幾個月,鼻塞的問題就漸漸影響到我的日常了。因為鼻子不通,就不自覺的呼吸會用力,氣息變粗,念頭變多。佛家講心息相依,氣息變粗,念頭就會粗。天台宗念安般的修行法門叫六妙法門,我們這種鼻塞的沒有辦法修六妙法門,變成不妙法門了…呵呵呵!


那時雖然感到念頭浮越,但是大考在即,還是每天把自己壓在書桌前面,繼續執行自己的讀書計劃,考前一個月放假後,每天大概可以念到十四個小時。結果那一個月雖然每天吃的量和之前都差不多,可是一個月從早做考題做到晚上下來,竟然瘦了五公斤,從六十初掉到五十五,變成瘦皮猴了。那時沒有腦袋運作要消秏能量的概念,現在回去看,應該要加重熱量攝取,來供應腦部運作,因為瘦這五公斤,很大部分可能瘦到肌肉去了,後來很久才補回來。


暴瘦之後,除了鼻塞,又多了一個手腳冰冷的問題,本來是以為聯考之後,休息休息一切都會自己好起來,後來才發現好像不是這個樣子。鼻塞的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只有運動時才通一下,一停下來又不通。手腳冰冷的問題更怪,就算打拳運動,熱氣也過不了手腕,就是手腕以下總是熱不起來。


整天鼻塞,就好像在坐牢,不管走到哪兒,總有說不出來的痛苦,真的是在修練不妙法門…。後來發現,如果每天游泳一個小時,大概可以通個大半天,比其它運動有效,所以大一大二暑假,我幾乎天天都去游泳。後來有看一本書:改變人生最強呼吸法,有提到游泳這種運動,屬於呼吸控制的運動,研究顯示可以改善鼻塞。不過我游一個小時只能撐一天,開學沒有辦法天天游,就又塞住了。


後來有一次,去參加十方禪林舉辦的準提法三天專修教學,修的儀軌就是    南懷瑾老師公開影印廣傳的那份,由    首愚法師傳授,咒語的持唸法是以金剛唸誦為主,十方禪林的網站上應該有資料就不再重複。三天專修是早上五點就起來唸咒觀想,一堂約一小時,中間經行一下,早中晚一天大概唸八小時,三天大概修了二十四小時。可能是山上比較冷,我一開始就狂流鼻涕,流到手印上又流到身上,後來才漸漸止住。三天修下來,老實說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這個觀想儀軌真是不輕鬆,觀不太起來,唸是有跟著唸。但是下山回家後,突然發現鼻子通了,而且我回家後就偷懶,沒有怎麼修法,但是這一通大概通了兩個月,但是可能是我沒有認真持續,兩個月後又慢慢塞住了。但是如果認真修二十四小時可以通二十四乘六十小時,平均起來可以假定一小時的修煉可以有六十小時的效果,這個又遠勝過游泳了。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從投資學靜坐

 最近讀了席長安生先寫的一本「談靜坐」,覺得很好,很平實,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書中講到,古人喜歡用鍊丹術的用語來類比靜坐,其實這個現代人看不太懂,畢竟現代大家都用瓦斯爐、微波爐、水波爐甚至氣炸鍋來煮東西,用一些燒柴火時代的用語來類比,實在是太遙遠了。我想到現代人最熱衷的應該還是股票等投資,或者可以借來類比一下。



話說會看這篇文章的,大概都有一定年紀了,從父母把我們從受精卵,經過十月懷胎的注資增資,最後終於IPO上市來到世界,已經過了幾十年了,以上市公司而論,也算是老牌上市公司了。而在這幾十年的上市交易之中,股權愈來愈分散,從原始的精、氣、神三大原始股東(先天),慢慢的換成貪、噌、痴、財、色、食、憂愁、思慮…等等大小散戶(後天)。按照一般狀況而言,是股權愈集中,股價愈容易上漲,股權愈分散,股價就愈是跌多漲少。而我們的生命就在股權愈來愈分散的過程中,步入長期空頭循環,最後原始的精氣神三大股東都沒有股分了,我們這家公司就很容易下市清算了。


靜坐,目的就是把我們分散的股分,由後天的種種紛擾,慢慢回售給三大原始股東。只要不要再分散股權,甚至有規律的讓原始股東吃貨,股價原則上就會有緩步的回升,身體慢慢變好。如果你讓大股東吃貨吃到一定程度,不知道哪天主力心情好,發動一下漲停板,或者你就會氣脈發動,生命往上跳一格。


所以我們靜坐做法上,就是不要把注意力分散給其它不相關的東西,不要讓其它的事來吃掉你的股分。比如說邊坐邊想facebook、IG或youtube,就是把生命的股權分散給這三家,但是這三家對提升生命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等於就是把生命的股權倒給散戶。


有一種做法是什麼都不做,用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就是我們當一個小散戶,反正我們也不可能換股操作,除非你玄幻小說看太多了,我們就不要買也不要賣,不要給大戶製造麻煩,原則上,精氣神三位大戶,只要你不擾亂他,不要一直把股權分散給其它東西,三位大戶都是會慢慢吃貨的。三位大戶吃貨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變好,一直保持下去,哪天漲停板就有望了。


另一種做法是有做為,比如說念佛,有點像買ETF,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唸佛上,一直唸唸唸,買進阿彌陀佛ETF,買了很多之後,股權也是會集中,最後也會漲停板,只是這個漲停板,是精氣神充足造成,還是唸佛感應造成,我就不是很清楚了,程度沒有到這裡…


我個人經驗上是靜坐或站椿這類養靜的工夫,對手腳冰冷、過敏性鼻炎…等絕對有效,理論上對所有虛勞所致之病都有效,只是要花時間努力投資自己。以上是我粗淺的認識與類比,個人程度有限,目前也沒有遇過漲停板氣脈發動的現象,還在死抱活抱,等大戶發動攻勢的階段囉!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音樂中的武術

百般技藝,其用雖殊,然其體皆根源於人體運動之力量運作,故其道若一也。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是故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今拜網路科技之賜,各行頂尖高手之錄像,可以觀於掌中,或可以比較而有益焉!


今取阿格麗希早年之鋼琴錄影,可以觀察到其手臂粗度及手臂運作之鬆重表現,有威猛之音響外顯,亦有鬆柔彈振之內涵,以她身材與手臂比例而論,我會覺得像是練南派拳術的。另外不管琴音如何激越,其中軸絕無大幅度之晃動,與拳諺之中土不離位若合符節,用現代的話講,就是她的核心肌群強大而穩定的支持她的手。從她腰與胸腔之比例,可以推測華服之下,是一具充滿力量的身軀,但是從露出的手臂來看,又無現代健美所展現的肌肉虯結。

阿格麗希今已老矣,但在高強度的演奏生涯中老而彌堅,未有重大職業傷病傳出,其於身體力量之運用或有值得參考之處。武術愛好者也可以思考,如果對手是阿格麗希,是否打得過,身體素質是否與之相比尚有不足之處!

當然,演奏家還是女性比較好觀察,因為男生都穿太多了…哈哈哈!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吃飯


 

子曰:民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從小到大,飯是天天都要吃的,只是每個人吃了這麼多年,到底吃出什麼心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很大了。小時候大部分吃家裡,上學則吃便當,假日有時和家人上館子,吃來吃去好像也沒吃出什麼心得,直到去當兵…


我當兵的日子主要是在林口憲兵學校醫務隊,算是憲兵的基層訓練單位,來來往往受訓的人員非常多。部隊裡的米飯,不知道是不是放太久,吃起來常常覺得粉粉的,沒什麼顆粒感。吃的肉常常是冷凍炸肉排,粉很厚,肉錘扁扁又很紅的那種。當然,我入伍之後天天吃這樣,除了米比較粉之外,和台大宿舍餐廳的水平也不會差太多,當時也不覺得如何。直到有一天晚上派去五股支援憲兵特勤隊,特勤隊弟兄很熱情招呼我們,晚上快九點要回部隊時,請我們喝一碗他們的宵夜,竟然是一碗滿滿有正常肉紋的肉煮的肉湯。當一個很久沒吃到未加工的肉的人,喝到一碗真正肉做的湯,突然有種終於吃到真正的肉的感動。才驚覺原來特勤隊連宵夜都吃這麼好,難怪可以練成這麼壯,所以我們普通兵這麼遜,也是有理由的。就像工蜂與蜂王,從小就吃不同的食物,真正有戰鬥力的兵跟擺樣子的兵,吃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從這時我才發現,我平常都吃太差了,就算入伍前,也是吃太差。主要是我自己控制自己的伙食費,大約一餐從大一的五六十元,到大七吃醫院地下街大概七八十元,如果要照特勤隊的伙食,每餐都要吃到真正的食物,而不是一堆加工食品,一餐大概要抓到一百五十左右,當然,到今日,大概要更高。可能就是吃太差,所以當時人瘦巴巴,功夫進步很慢吧!此外,台大宿舍餐廳,以我常吃的女九舍為例,很多都是各種炸物,真正的肉很少,可能也是要配合學生壓低價格,但是以營養的觀點來看,真的很不足。我記得我之前去美國杜克大學及史丹福大學遊學的時候,美國大學餐廳吃的之好,天天buffet吃到飽,當然伙食費也是很高啦!台大與美國一流大學或者在某些方面可以一拼,但是學生飲食與營養方面就差太多了,說不定也是有蜂王與工蜂的差距。當然,大部分台大學生的家境也是很普通,沒有辦法供養小孩天天像史丹福大學這樣吃啦!所以與其說是學校的差距,不如說是國力的差距吧!


所以我現在盡量不要省買菜買肉的錢,畢竟人生輸在哪裡都有可能,但是輸在吃太差就太不值得了,畢竟現在醫生雖然買不起豪宅與豪車,但是到好市多大採購還是辦得到的,吃下肚的才是真的,不是嗎?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談談正身法



上述文字出自薛顛象形拳法真詮,按照薛顛的原意,是希望能夠寫出一本,能看書練成拳法武藝的書,以免「斯道自我得之,復自我失之。」大有藏之名山,傳諸後世之意。當然,這種身體動作的描述,只看文字很難復原實際操作的情況,可惜當年尚無錄影設備,能留存影像,以供後人配合文字理解,如果薛顛現在還活著,當可隨書附上youtube超連結,完成他偉大的願望。

但是其中講拳理的部分,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為了廣傳拳法,他大部分已用白話書寫,上面這個正身法,如果還原成傳統的講法,那大概就是三較九要、虛靈頂勁、涵胸拔背之類的。而正身,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否有練武術,身體時時擺正,自然少生病痛,所以薛顛這一部分的文字對所有人都很有參考意義。

文中講身正首要就是脊椎要擺正,實行方法就是耳與肩對,這樣頸椎胸椎就基本拉正了,而後鼻相對臍,這樣基本左右不偏了,而後就是時時保持,文中引中庸之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當然,我們也可以引論語: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身體時時擺正,自然漸漸遠離各種筋骨疾病,甚至五臟六腑疾病,而天天歪七扭八,不正其身,早晚要去跟醫生報到!

這個修養功夫好像信宗教,時時拿這道理往自己身上套,沒練時也在練,有練時也在練,色不礙空,空不礙色,久而久之自然產生變化。

當然,更深入去看,可以參考大學所言:修身在正其心。而大學又講: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所以為什麼我們已經拉正的身體又會歪掉,因為骨頭自己不會位移,位移都是肌肉張力造成的,各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都會造成肌肉張力的改變,從而拉動骨頭移位不正,所以修身在正其心。但是心的狀態很難掌握,所以還是從身上來勘驗比較容易。

雖然看武俠小說,都有很厲害的武林秘笈,比如九陰真經、九陽真經之類的,但是以中國傳統武術而言,我覺得大學中庸等書就是最大的武林秘笈,像形意拳郭雲深、孫祿堂一脈特別喜歡提到中庸的內容,而我個人比較喜歡大學,當然其它老莊都還有很多東西,等待每個人去發掘,這些都是公開的武林秘笈喔!

所以正身,雖然看起來一點也不起眼,也不神奇,離葵花寶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身不正,不止功夫很難進步,連求個身體健康都談不上,而我們努力把身體拉正,其實並不難,難在時時刻刻,念茲在茲,最後達到自然而然,本來如是,這個就是我們要努力的了!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讀書心得

最近讀何立安博士這本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先做一些摘要再略述心得。

首先,在自己KEY IN 書名以前,我一直把書名看成抗老化你需要大量重訓,自己KEY IN之後才發現原來書名是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哈哈!

其實這本書就是在建議,要做「大重量」的訓練 才能夠獲得書中所謂:增強肌力、刺激骨質、強化神經···等等抗老化的效果。若是用小重量,想說以次數彌補重量,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想想也合理,就像寫數學,寫10題簡單的題目,不如好好花時間做一題困難的題目,對於數學能力的進步,比較有幫助。寫一百題普通題目也無法達成寫一題奧林匹亞級的難題,所能達到的效果。

而何謂大重量訓練?
書中指出,要達到最大肌力的85% 才能有效刺激運動員的神經肌肉骨骼進步。所以在常規練習中,建議要能有計畫的觸及85%以上的高強度區域。

而書中指出,目前已知大肌群多關節動作最多能連續做10次的重量,大約是最大肌力的75% 。所以在這個重量以上,都有強化骨骼的效果 。(摘自書中P100)

書中又指出:肌力訓練理通常將最大肌力65%以下,視為低強度區,配合高反覆次數詞主要是訓練肌耐力。而最大肌力的65到85%是中強度,需配合力竭式訓練,主要是效果是肌肉生長。 85%以上是高強度區,主要訓練是提升最大肌力。(摘自書中 P137)

書的前半部主要是在講述重量訓練的概念 後半部則是深入講述動作訓練的細節 在此就不再贅述。

看完書主要的心得是我平常對病人的運動建議,都太保守了。病人常常覺得有散步就是有運動了,有的病人還會拿出手機APP表示自己一天萬步,很厲害了。感覺很像要小朋友寫十題九九乘法,結果小朋友交出一百題加減法,表示自己很厲害了。不過我通常是很鄉愿的同理病人已經很努力了,病人開開心心離開診間,皆大歡喜!因為這種病人,尤其是老人家,對自己已經很滿意了,你若是敢挑戰他,他會打開APP,跟你分享他每天每周每個月走多少步,直到你稱讚他為止,實在太恐怖了···呵呵呵!

我一般在建議病人運動,還是以徒手訓練為主,畢竟很多人連徒手都不太願意了,還要他們付錢請教練,未免天方夜譚。徒手的好處是方便,不用器械,在家就可以做,不拘場地,壞處是如果你要像書中所述,不斷觸及85%以上的高強度區域,你只能以能連續做10次的重量,大約是最大肌力的75% 為基準,依照肌力不斷改變動作,比如伏地挺身已經能做十下標準了,再來是不是要改偏重伏地挺身,最後挑戰單手伏地挺身。如果是用器械,那就加重量就好,反而比較簡單。

不過看診時間緊湊,只能大概提一下,病人沒有聽進去,或是基本知識或是資糧不足就沒辦法了。其實有時候感嘆,明明國高中都有體育老師,為何出社會後,感覺大部分人的體能知識,就像沙灘上的城堡一樣,已經被沖的無影無蹤了!

其實根本很少人有好好的上體育課,而我們的體育教學,也從來沒有把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及鍛鍊身體做為教學中心,甚至很多老師其實是土法鍊鋼出身的,不認真教還好,一旦認真教,反而會把學生練傷,真是慘啊!

書中也建議大重量訓練的間隔要在48小時以上,我個人認為應該要休息到感覺神完氣足再做下一次訓練。這個練與養就進入科學與藝術的層次了。我當學生時天天都睡六小時,習以為常,當兵時依規定中午要睡到兩點,晚上九點半要睡,身體終於有養到了,才知道以前睡太少,養的不夠,耗的太多。去憲兵特勤支援順便搭伙,看到特勤的伙食餐餐大魚大肉,才知道原來要練成特勤這樣強壯,要吃這麼好,難怪我功夫進步慢,以前吃太差了,呵呵!這個長力量是富貴法,不用練太多下,但是每下要夠重,外加吃飽睡飽才練得上去。

當然中老年人我是不建議重量加太快啦!有些人的腹肌已經很薄,重量太大,腹壓升高要小心引發疝氣。有遇過近六十歲男性病人,跑去重訓,不知道他的訓練情形,但是他頗以大重量為傲,又吃不好,想減重練成漂亮六塊肌,結果很快就去開疝氣的刀了,不知道和重訓及減肥有沒有關係!











2020年5月21日 星期四

腰痛探討

診間有時會遇到閃到腰的病人,病人大部分的描述是彎腰拿個東西,然後突然一痛就中了。可惜不是中樂透,是中腰痛!這種病人大部分是腰部中央,而不是兩側腰大肌的位置。通常不會合併其他神經學症狀,比如說腳麻無力...等等,如果合併神經學症狀的話,就不是單純閃到腰可以解釋了。

一般單純的閃到腰,若是痛在兩腰中間,也就是脊椎的位置,大致可以歸因於脊椎之間的小肌肉拉傷。治療上大致是以消炎止痛藥保守治療,大部分恢復良好。只是會閃到腰的就是會閃到腰,病人常常幾個月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診間出現。

其實閃到腰的問題常常並不在腰,我們通常也會衛教病人正確的姿勢,但是病人還是難以避免復發,這其中必有深入之系通性問題,不是口頭衛教病人就可以的。我看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書中這個表格很有意思。

出自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書中把從腳踝到肩關節,依照訓練需求列表,呈現出一個很有趣的序列。就是一個關節重穩定度,下一個關節就要重活動度,而腰椎就要重穩定度,髖關節則要重活動度。這讓我想到企管有一個SM理論,就是一層主管是S屬性,下一層主管就要M屬性,然後再下一層又回到S屬性,這樣組織才能平衡運作。所以作者依照這個理論推論,腰椎肌肉拉傷主要是髖關節活動度不足,造成應該由髖關節吸收的角度移轉給腰椎。而腰椎本身的肌肉都不粗大,一旦彎曲角度在腰椎,變成要由這些肌肉來支撐上半身的力矩,就很有可能超出肌肉的安全係數造成拉傷。

出自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但是老實說,髖關節的活動度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之所以彎不下去,基本上是肌力不足所致,尤其是髖伸肌的部分,也就是臀部肌肉為主的這些肌群。有趣的是為何髖關節彎不下去不是髖曲肌有問題而是髖伸肌有問題呢?因為站姿下彎曲髖關節是順從地心引力,所以曲肌不用出力,反而需要臀部的伸肌拮抗重力以維持姿勢,所以髖關節彎不下去基本上要加強臀部肌肉的肌力。

臀部肌肉在久坐為主的現代社會裡是常常被忽略的一環,基本在隨意觀察在路上走的行人,臀部肌肉發展的好的並不多,小孩子通常還好,大人則隨年齡每況愈下。必須要加強後腿硬舉這些動作來強化髖伸肌的肌力,比如說武術中燕子抄水或是阿根廷探戈中,後腿向後延伸的動作練習。

當然髖關節彎曲度不足的話,也可以選擇用膝關節來分擔角度,但這就需要股四頭肌的肌力,而通常下肢肌力不足的人,不管是前面的或後面的肌肉,肌力都是不足的,所以往往還是下意識選擇腰椎做為彎曲的主角,也同時拉高了受傷的風險。

所以要下降閃到腰的風險,正本清源之道還是要加強下肢肌力,尤其是臀部肌肉的訓練,只做動作衛教但沒有相應的肌肉訓練配合,可能無法有效避免下一次的受傷。當然腰痛的形式及原因不只上面所提,還有許多其他狀況需要排除,本文係指單純肌肉拉傷的情況,不能講盡癒諸疾,只能說讀書一得,且供參考。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縱鶴貫肢手的肌肉生理學探討


最近讀了一本書 ,叫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其中一些運動科學的觀念與進展可以與武術訓練相互啟發

其中講到核心肌群,現在的觀念認為其主要目標為阻止活動,而不是造成活動,書引述知名下背研究者的論點:與其將腹肌當成身體軀幹的屈肌與旋轉肌,(就算他們確實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許將他們的功能是為身體軀幹的抗旋轉肌與抗側向曲肌會比較好。 所以作者認為 比起創造旋轉的能力可以阻抗和制止旋轉的能力或許還更重要。

所以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是用來阻抗活動,這個讓我想到縱鶴拳中的貫肢手,其發力模式或者可以用核心肌群阻抗力來解釋縱鶴拳中貫肢手是屬於拳中核心手法,近身短節,高深者可以帶出震身法。一般教學皆由水火手之長肢手法開始,到練到搖櫓手套路之後才會教貫肢手

在深入探討貫肢手與核心肌群之間的關係之前好像應該要再詳細描述一下這個手法到底是什麼?但是平常看老師在教就算手把手教也要很久還不一定聽懂如果要用文字敘述 讓不懂這個手法的人懂那大概要長篇大論也不一定能達成任務不如就這樣吧!反正懂的人就懂不懂也沒辦法


貫肢的發力模式簡單圖示如上圖,以右手為例即核心及肢手開始即同軸反向運轉。隨著核心與手的反向運作核心拮抗右手的力量會愈來愈大,最後把右手帶回向前擊出。所以貫肢的發力事實上是在借用核心肌群的阻抗力,符合目前運動生理學對於核心肌群功能的看法

而其他運動發力模式舉常見的棒球揮棒或高爾夫揮桿為例,圖示如下



即核心及手開始即同軸同向運轉,再同軸同向反轉擊出。出力主要在第二階段,而貫肢出力主要在第一階段。而棒球揮棒或高爾夫揮桿核心肌群主要功能是和肢體一起啟動動作。缺點是脊椎擰轉角度比較大,潛在運動傷害的可能比較大貫肢因為核心肌群始終抗外部肢體的轉動,所以雖然我在圖中畫其有轉動,實際上只有微動,形成南派拳術中墓碑身的特色。當然運動自有其適合的發力模式,很難說一定有優劣,若硬要套用貫肢的發力模式去打棒球或高爾夫,應該是打不到球吧!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武術中的力量訓練思考

上圖是古時練功石,鹿港民俗文物館

如同光同時存在粒子性與波動性,力量也是如是,同時具有粒子與波動的二元性。武術中講發勁,其實就是強調力量中的波動性這一面。而力學波要在肢體中良好傳遞而減少折射反射等耗散,理論上介質是愈均質愈好,以免不均質的組織產生過多介面,造成力學波的能量損耗。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現代健身中針對特定肌肉的單獨訓練就不太適合。因為相鄰肌肉群如果有一塊肌肉是比較強的,可能力學波在這段肌肉波速就會超過其它肌肉,除了折射散射之外還會造成波形破裂,就不能造成瘋狗浪的效果了。

但是力量訓練在武術中也是必要的,介質均勻是確保力學波傳導順暢,也就是確保槍管是通的沒有塞住。力量大小及組織強度,則決定這把槍是BB槍還是步槍。理論上武術的破壞力還是決定在瞬間能產生多少焦耳的能量及能傳遞多少到敵人身上,所以力量還是很重要的。

古時候考武舉,基本上就是考力量,比如說能舉多重的石鎖,能開多重的弓,舞多重的大刀。所以我猜古時候力量訓練應該不是什麼秘密,就像現代每個考生都會寫聯考考古題一樣。拜師學拳之後,老師大概重在教各派的東西,力量訓練這種通識教育的內容就不再特別教了。可是民國之後,武舉沒有了,大家就比較不練石鎖這些東西了,只練老師教的東西,力量如果不足,要打人如掛畫就比較困難。不知道這是不是清末之後,傳統武術江河日下的原因之一。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囚徒健身初探


前情提要
這本書讓我想到清末武術大師郭雲深的故事,他當年也是關了三年牢後,功夫大成,仇家望之而逃。
本書對作者的經歷描述有限,後來我又看了囚徒健身2,拼湊出來作者原來是犯吸毒,運毒,恐怕還有販毒,前前後後約關了二十年。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小菊花,努力在牢裡,從弱雞練成大師的故事。而這本書就是他在牢裡自修及教授他人的經驗結晶。

囚勁六招
作者總結所有重要的肌力訓練,歸納成六個動作系統,每個系統又依難度及訓練次序分為十步,所以總共六十個動作。第一步通常人人都能做,但是第十步都是驚人的困難。原則上作者希望大家都從第一步開始練,每一步都有初中高三種訓練量建議,等到能完成高訓練量後再進入下一步。因為力量的增長,牽涉到肌肉肌鍵及骨髂的重整及生長,從簡單的動作開始是配合肌肉的漸進強化,打下日後的基礎。直接練困難的動作,日後可能會卡關,最後還是要回來重練簡單的動作。以下分享一下我粗淺的經驗。

一 伏地挺身…終極式:單手伏地挺身
這系列從站著對牆做伏地挺身開始,雖然很簡單,但是慢慢做,我大概三十下就手酸了,練了幾天才達到一組五十下,一天練三組的目標進入下一步,對桌子練上斜伏地挺身。我個人感覺伏地挺身除肌力訓練之外,對胸椎也很有幫助,可以開肩更可以刺激肩胛骨周邊的肌肉。等於是用自體重量來取代武術上某些對練的效果,因為在現代社會,最難的就是找對練同伴了。

二 深蹲…終極式:單腿深蹲
六大招的終極式只有這個是我會做的,我以前大概可以做十下,現在比較胖,大概只能做五下。以前高中國術社有練十路彈腿,有時一練一個下午,不知道哪天突然就會單腿深蹲了。不過書中要求這個動作要能一次做五十下,做二組才算畢業,所以我從頭練練看能不能有突破。書中第一步是肩立深蹲,但是我覺得倒立很累,就從第二步屈體深蹲開始練。

三 引體向上…終極式:單手引體向上
想當年當兵時還可以做六下,現在連一下都很勉強,胖太多了。第一式很簡單,利用門框訓練,第二式難度有點跳太多,利用桌子練時,不太好抓握,指力撐不住,好在我家有小孩玩的單槓可以代替。

四 抬腿…終極式:吊掛抬腿
其實這個終極式我好像也可以做二至三下,但是我握力還不足,沒辦法在單槓上吊太久。

五 下腰…終極式:鐵板橋
這個還沒練,沒心得

六 倒立伏地挺身…終極式:單手倒立伏地挺身
這個基本上作者建議要能做窄距伏地挺身之後再挑戰,我還沒這個資格,我也不想把頭撞壞,呵呵呵!

本書特色
雖然六大終極式都很威很難練成,但是書中都給出了循序漸進的道路,還有每一式練到什麼程度可以晉級,這些都是自我訓練很關鍵的資訊。所謂欲渡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目標雖然高遠,但是有路可以漸修,終有到達的希望。

我輩皆囚也
最要推薦的,就是不用器械場地等資源,連囚徒這樣沒資源的人都能練。因為我等雖非法律之囚,亦是工作生活家庭之囚。台北寸土寸金,也不能在家放什麼健身器材,工作勞碌,也很難有閒上健身房,而且與其偶而去健身房大練,不如天天在家小練之有效且安全。把這本有故事的書推薦給大家,祝人人都能步履輕捷,神清氣爽!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溫柔的爸爸

昨天看診,遇到一個外國爸爸及臺灣媽媽,帶著兩歲多的小男孩來看診。看診中小孩哭鬧,爸爸一直握著小孩的手,深情款款的看著小孩說: don't worry。我只能說這是我多年來看過對小孩最溫柔的爸爸,當年一定也是把妹高手。看來外國人的平均把妹水平,還是遠高於我國啊!
臺灣的爸爸當然也是有好有壞,但是對小孩的情緒支持這麼好的,坦白說那麼多年沒有看過。我自己對自己小孩的情緒支持,很慚愧,也差人家很多。老實說,我個性中的溫柔比重也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個人的因素還是社會文化的因素。但是華人父親在對待兒子上,很少看到能用溫柔兩個字來形容的。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駝背二三事

        駝背應該是一大堆肩頸酸痛的根本原因,但是駝背者通常還有肩膀往前掛的問題。我的經驗是要先做大量擴胸運動,把肩帶打開,解決掛肩問題,再來挺胸就容易了,所謂先解決橫軸再解決縱軸,但是我不會什麼手法,只能叫病人回家做擴胸運動,慢慢鬆開。如果肩膀不能練到打平,大概胸也很難挺直,所以駝背很難改,不是說挺就能挺直的。
         其實我以前不知道是不是書念太久,姿勢不良,也有駝背問題很久很久才慢慢改過來雖然長輩都說一挺就挺直了呀,但是他自己也駝背,可見不是像說的那麼簡單。難在至誠無息,君子無終食之違仁,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但是若知道方向,努力做去,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總是會愈來愈好的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診間狂想

 
       看診日復一日,白袍對白牆,透過來來往往的病人的眼睛,我們彷彿也突破了診間的物理限制而看見了世界。病人有的是準備出國的遊客,有的是短暫停留又要再出去的台商。也有的病人滿肚子各行各業的甘苦,或是有少男少女的煩惱,也有的是老夫老妻間的抱怨。這一切的一切,往往都會在問診聊天中不經意的流露。所以醫師雖然獨坐診間之中,視聽卻彷彿可達八極之外,隨著病人遊歷日本與歐洲,也隨著台商轉進北上深廣,更跟著阿公阿媽深入附近的大街小巷。
        當然,這些透過病人得到的人生經驗,有點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的女主角,躲在房間,透過望遠鏡所觀察到的世界,存在某些失真與扭曲。或許醫師仍要親自深入世界,用自己的身體,體會人間的苦痛與狂喜,才能夠真正完整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直當一個旁觀者。
        有時候也會想,是不是能巧妙改寫或編輯這些診間故事,描寫一位善良宅男醫師,在直接與間接經驗淬煉及眾人的幫助下,完成自己的把妹理論,或是把到正妹,然後拍成電影,賺大錢,我就可以不用再被健保綁架了...以下自由幻想,自行腦補...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拍短片

https://youtu.be/0AGAxE1qlBs
應老闆要求拍戒煙宣導短片,內容是我自己搞定,攝影及後製由診所同仁完成。
本來風格會更接近周星馳一些,但是我紙上模擬之後,決定改正式一點,雖然看起來還是有點搞笑啦!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修煉的基本原理三:以身為爐鼎



呂祖曰:半升鐺內煮山川。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靈源大道歌云:蒸融關脈變筋骨。修煉原則上就是以身為爐鼎,用老天爺發給你的火力,把自己煮熟…笑!只是這個火力,年輕人大些,老人就微了,跟老人年金愈老發愈多不同。
如果火候有夠,煮著煮著會發生一個道家稱活子時的現象,古人是用易卦解釋為一陽來復。我的理解是能量累積雖然是線性,但是累積到某個程度會發生如化學中電子跳能階的現象,活子時就是生命在跳能階。但是人通常能量一足就會往飲食男女去,然後能量就耗掉了,所以老實講我也過不去,只能停在佛祖說如同蒸沙,欲其成飯,縱歷千劫,只是熱沙的階段。
參考一些書籍,提供一些過關的參考。南懷瑾老師有提過具體用餓的,把這個性衝動淡化,當然還有一些不淨觀可以用。武術大師孫祿堂在其拳意述真之後記中有一段關於他活子時與渡過後之情形,可以參考。
我的理解是當這個衝動來時,若能保持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的狀態,或者就能完整利用到活子時的能量,達成生命的跳階,就像領到紅利不亂花,再投入生命之中,走向複利人生的道路…呵呵呵!

後記:現在我對性慾的看法,應該是平常就要善護念,一起心動念就隨手化掉,用圓覺經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來化,細細密密做功夫,漸漸淡化這個方面的需求,或是延緩這個週期,而不是平常散散亂亂,起心動念不講究,等性慾找上你,那大概化不掉,然後亂用一些勒令回轉的奇怪方法,不但無效,而且有害,根本不合乎現在醫學,純屬想像出來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