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跟洪老師學拳的日子(二)

 記得早期洪老師教拳,在站完三寶聚會,還會花一些時間練一些古代道家導引按摩的東西,算是在暖身運動之中,以前不知道這些跟武術有什麼關係,總覺得好像是在練養生的,直到現在練三戰才覺得這些是很重要,這些東西是可以輔助三戰,尤其是功夫卡關的時候,不要小看這些養生的東西,有時候功夫上不去,是這些地方沒有做好。可能是洪老師以他的高度回來看,把這些東西放到日常訓練之中,為未來先舖個路。

早期師兄們比較重打,所以二步牽打這些練比較多。大家都很拼命打大步進去,我那時也在二步牽打花不少力氣。不過那時因為太拼,好勝心重,所以力氣比較放不掉。那時好像比較沒有敬老愛幼的風氣,所以師兄與我們資淺的練也不太會讓,我們資淺的就挫折感比較重一些。不過後來聽老師講他們小時候練拳,也是這個樣子,他當小朋友的時候,也是被師兄們壓肢,如果二高早期的學生,更是一接手就把他們打出去,玩都沒得玩!

早期林英明理事長的書還沒有出,縱鶴拳法形於意這句我還不知道,我一直認為只要動作對了就是對了。老師講什麼丹田啊!什麼氣啊形啊我都不是很當真。畢竟我們學西醫的阿,當然就認為為沒有丹田。就這樣只練外型,到大七畢業前老師敲我的肚子,說怎麼還空空的,又敲其它人,聲音就是比較實。我才改變練法,假想有丹田,先相信看看。又練了一陣子,大概半年一年,當兵很閒,老師又敲我肚子,才說有進步。所以還是要先相信,然後才能看到。

我大七當實習醫師很忙,連睡覺都不夠,所以練的有一搭沒一搭。大五大六雖然成績也不怎樣,可是光應付學校功課就累了,也是加減練而已,又分心畫畫,有時又跑去學校合氣道社…畢竟是有妹子啊…。那時理事長的書出了,總會也辦了B級及C級教練講習,六日下午老師及一些師兄弟會再去雲林虎尾和理事長學習,這個我就沒有跟了,下午要回去念書寫報告,沒空花這麼多時間。而且我那時也練不怎麼樣,出席也不固定,老師沒有問我要不要下去虎尾。後來發生一些事情,大部分早期的師兄跑去和理事長學,就不再跟洪老師學拳了。我個人是不太看好他們,因為就算理事長比較厲害,懂比較多,也很難比洪老師更願意教,如果不願意教,或是不好跟,那好像也不會比較好,而且還要算台北下去虎尾的車程時間,不懂那些師兄在想什麼?

比較大的進步竟然是在當兵的時候,這個之前有寫文章了。總之那時就上午站三寶聚會,不計時數,有病人就看病,沒病人就站,下午練水肢,大概都有練到一千下。一段時間放假回到台北,王宗源師兄看到我,就說有比較沈喔!肚子打起來也比較實在了。

因為很多師兄離開,老師那之後進度也有調整,我第一次聽到水火風三路就在那個時候。我自已覺得水肢十萬下之後,或者可以摸到火路,水路我是還沒有體會到,太早教可能也不太好,風路還是要打個十萬下以上的底,會比較好吧!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跟洪老師學拳的日子(一)

 這個會寫多少,我也不知道,就想到一些寫一些吧!

話說我應該是大二上去跟洪老師學拳,我記得那時的進度跟後來老師老了以後的進度是不一樣的。早期的時候,進度比較慢,大概第一年都在練水肢、進退馬、搖肢、牽打及站三寶聚會。以前光水肢就調很久,水肢再加上波浪手,我記得我波浪進馬水肢,大概就練半年以上,才覺得手腳有順了。水肢是一直有在調,調了幾年了,每次老師看我們打,都還會再調一下。

水肢,我個人認為是有一個函數可以描述這個動作,但是老師很難用言語描述,只能用他累積在腦海中的ai數據,來調整你的動作,但是你被他調了,也很難直接悟出這個函數,所以學習上就花了不少時間。我目前認為水肢的動作就是把核心力量,以波的型式發出來的一個動作,詳細內容我在發勁淺談一文中有論述,有興趣可以參考。初學者的問題一個是不知道這個原理,一個是就算知道這個,但是受限於筋骨還沒有打開,所以揮出來的手型,在老師看來還是不對,所以就會一直調又調不好。我現在認為在肩未打開的人身上,水肢的型很難完全對,應該不要太強求,只要道理有通,慢慢去練,讓勁力一直流過去,久了自能打開肩與肩胛,這時動作才能正確。我是猜測老師以前十幾歲學拳,大概肩膀本來就是開的,不用經過這一段,不過現代人大概只有運動員與模特兒的肩膀是相對正確的,其它人大概都要經歷這一段。

水肢是發勁的基礎,我記得我認真練一個暑假之後,雖然還不會三戰,但是跟同學試了一下,同學讓我打一下,結果一打他跳起來跌坐在地,那時我就只會一句五弓齊發,就練這句,效果就很大,只是那時我要準備比較久才能發,洪老師是隨手一丟就很厲害。

以前一開始站三寶聚會,老師一定會教肌肉放鬆法,這個跟精神科教的一些肌肉放鬆法類似。這個我大概有練半年到一年,主要是寒暑假比較有空時練,我覺得這個可以讓三寶聚會時,身體安靜一點,不會那麼吵,降低入靜的阻礙,不過後來愈來愈忙,要練的東西也變多,就比較少練。

以前還有練排打、按摩、拍背、虎背功、熊經、老牛勁等一大堆。可能是那人練的人多,又比較年輕,一些師兄練詠春出身的也比較重打,所以一些鍜鍊筋骨的東西也練比較多,對練的東西也比較多。雖然進度慢,大概一年才教三戰,但是練的東西也是不少。

我應該是大二大三比較認真練,之後學校功課愈來愈重,開學的時候就有一搭沒一搭。後來大四、大五跑去畫畫,還當上社長,就練的比較少。

主要是練縱鶴拳都是男生,對練流很多汗又要抱在一起,大學生久了難免會去找一些比較有女生的活動,比如說畫畫之類的。而且我發現武術裡面,鶴拳大概是最少女生練的了。我看柔道社、劍道社、合氣道社、國術社都有很多女生,只有練鶴拳的一個都沒有,真是比較不吸引人的地方…。

三戰大概大三大四學了,那時是吳柏東師兄帶練,每一息都很長,只覺得很痛苦,但是不知道在練什麼,就沒有很認真練,大部分還是在練水肢。後來又跑去跳舞,我們練拳的人學跳舞是沒什麼難,不求太好的話是很好上手的。有一次去跳舞前,有空練了兩次三戰再去舞會,突然發現舞功大進,女生也看得出來,以前不跟我跳的都主動找我跳,這是我第一次發現三戰很厲害!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遇到洪老師之前的日子

 這個月初洪宗基老師過世,上個月中我父親過世,所以最近總是比較低落,也就比較少更新文章。

我從小就喜歡武術,第一次接觸武術是在漢聲小百科中看到防身術的東西,我記得我看很久,還一直拉妹妹來演練,只是她沒什麼興趣。

後來在小學,不知道是不是附近有眷村,軍人子弟比較多,我記得每天下課大家玩的都是摔跤、相撲或是踢來踢去一類的遊戲,連女同學都很會踢人。

國中因為學區劃分,同學好像就比較少愛打架的,所以就只能努力讀書,研究金庸小說。後來考上建中,武術魂又冒出來,就加入建中國術社。

那時是長洪的陳江山教練第一年來建中教,陳教練筋骨應該久經排打,氣非常飽,主要是教我們長洪的套路。陳教練沒有來的時候,就是由建中學長帶我們。建中有一套學長傳下來的訓練方法,總之是拳打千遍,其理自明,每次操到大家不要不要的。

大學經過一番努力,考上台大醫學系,不過身體出了兩個毛病,一個是嚴重鼻塞,一個是體重太輕。鼻塞可能是在k書中心,地面都是舖地毯,又開冷氣,待久了過敏性鼻炎就愈來愈嚴重。大概聯考前半年就出現,本來以為考完就好了,沒想到又跟了我好幾年。體重主要是在聯考前一個月中掉的,我後來思考,可能是我沒有在那個月增加熱量攝取,平常一天唸六小時跟考前一個月一天唸十四小時,都吃一樣,沒有考慮到腦袋運轉也需要熱量,造成一個月少掉五公斤。後來很久都胖不回來,看起來就是一個慘樣,可能是肌肉被當熱量消耗掉了。

考上大學之後,台大國術社也是長洪的,由陳清河教練指導。我也就順理成章加入台大國術社,不過我發現我只有在練拳的時候鼻子才會通,只要身體一冷下來,鼻子就又塞住了。還有即使練到滿身大汗,手腕以下還是冷的,這個很困擾我…。陳清河教練是鹿港人,他應該一看到我姓施就知道我也是鹿港出身。我那時看起來很瘦很慘,又駝背,其實也常被人看沒有,回去看我以前高中寫功課跟作筆記都很慘不忍睹,北一女的同學知道我考上台大嘴巴大到下巴都快掉了。我個人是感覺陳清河看我不太順眼,或者是有一點看不起,覺得我這麼破的身體怎麼考上台大醫學系。他有一次上課找我示範之後,我更確認這個感覺,就不敢再去台大國術社了,很難跟一個看不起你的人學拳,這個沒有辦法。

後來我去十方禪林上陳清文中醫師的正骨術,用簡單的話說是中醫傳的瑜珈術,一開始很有效,練完鼻子能通一天,所以我大一寒假每天都花兩個小時練,只是練到筋都拉開,好像沒辦法更開之後,好像效果就減退,後來雖然每天練,鼻子又塞回來,就愈來愈沒力練了,不過後來回想起來,陳清文醫師應該也是一位鶴拳高手,他教的東西藏有鶴拳的東西,只是不知道是什麼鶴。

這時太久沒練拳,皮又癢了,就跟高中學長張君豪去找左顯富老師練八步螳螂。左老師的對打觀念及訓練很好,八步的放鬆功也不錯,有時候操一個小時放鬆功,會讓我鼻子通一天,但是有時候又不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有比較鬆,手就比較不冷了。後來會不練,主要是在有對打觀念之後,是會過手了,但是打人沒有威力,不過張君豪打我就很有威力,太常挨打又很痛就沒有很想去練,另外鼻塞還是很困擾我。

後來我又發現,去游泳一個小時,鼻子可以通一天,而且又比去學拳便宜,就改去游泳不練拳了。游了一個暑假,不過一開學沒有去游泳就又鼻塞了,感覺游泳沒有長期改善的效果,這時真的沒有辦法了,我也不想看醫生,吃藥只有吃藥的時候有效,不是真正改善身體。

後來去參加十方禪林辦的準提法三天傳法,本來只是好奇,沒有想要治什麼病。不過在修法時我一直流鼻涕,從鼻子一直流到地上,因為手要結手印,所以只能任由鼻涕一直流。就這樣流了三天,沒想到下山之後,突然發現鼻子通了,而且我下山之後就偷懶,沒有怎麼修法,沒想到這個鼻子竟然通了兩個月才又慢慢塞起來,比泳游長效多了。這時我才發現,這個靜功之功效之大。其實是一直修準提法就好,不過準提法觀想部分不輕鬆,或者是說超過我的程度,所以我修起來有點吃力,而且久不練拳又再皮癢癢了。但是這個經驗已經改變我的認知,我開始在找有靜功的武術。

之前在左顯富老師處,他們有分享過台灣武林出的台灣鶴拳雜誌,左老師有說台灣的鶴拳很厲害,我發現裡面有一位洪宗基老師,他講他們要站三寶聚會,看起來像是靜功的東西,我就想說去參觀看看。

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有點接手概念,接上手再不濟也可以應付兩下,很笨笨要跟洪老師試試看,結果架子一放出來,洪老師沒用什麼招,就水手放出來,打中我的手,我就飛出去了,而且我完全不痛,是撞到牆掉下來背好痛,跟我以前被打是完全不同的經驗。感覺之前有點像比腕力,大家依託桌子做攻防,而洪老師是直接把桌子掀了,整個人飛出去,接也沒辦法接。當下馬上交學費要學,不過後來又曾經斷掉幾次,這是後話了。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武術的表演



 武術,是可以表演,只是和電影表演有點不同。真正武術,是讓被打的人表演,本身並不會在意自己的動作如何好看不好看,被打的人如何飛出去就是表演的內容與成果。就像握壽司的大師,表演的內容就是他手上的食材,而不是他自己。

電影那種以自己利落身手為表演內容的表演,不是武術的表演。武術的表演,是要讓人看不出名堂,只有被打的人知道其中滋味,就像握壽司大師做的如何,只有付錢吃下去的那個人知道。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藝術的身體論



藝術,只要是要透過人的身體創作呈現的,比如說書法、繪畫、樂器演奏、舞蹈…終究脫離不了身體的運用,所以身體運用的方法也終究會影響到藝術的表現。即使書法、繪畫的藝術最後是呈現在紙上,樂器則是呈現在音波上,但是身體仍是串接一切藝術表現的中介。

最近比較少畫畫、寫字或彈琴,比較大的力氣花在練拳上。一方面是練拳比較能增進體力,而上班需要體力,畫畫、寫字或彈琴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是覺得,要用拳術中的道理來畫畫、寫字及彈琴才對,一舉一動都要合乎拳術中的道理,內外相合,才是藝術上真正要的。只是我拳術中的道理,還沒有完全掌握,就比較少花時間在「表現」藝術,或是藝術「表現」上。


希望哪天能把拳練通,再來解決書法、古琴藝術中的問題,那時可能就真的能變藝術家了。


依照我對中國這些書法、畫畫、古琴的理解,皇帝貴族對這些有興趣,主要是從這些藝術的表象之中去窺探裡面深處的武學程度境界,不是純藝術的欣賞。主要是冷兵器時代,動刀動槍相較,難免有損傷,有時大家都是貴族,打出事來,後面不好收場,所以就隱藏武藝在藝術裡面,懂的就懂,不懂的就不用懂了,大家看一下字,或是聽就琴,就知道彼此功夫到什麼程度,再來就泡茶聊天就好,不用動刀動槍了。所以要復原這些藝術應有的樣貌,應該也是要以功夫為本,外在的藝術風格表現,反而是次要。


依照我對武術的理解,內家拳這個本來就有,只是不外宣之。內家這個是一個法,不專屬於哪個拳,你懂這個法,練什麼拳,都是內家。不懂這個法,什麼拳都練成外家。這個化拳入書藝、琴藝之中,這個就是內家的東西才有辦法脫拳入藝,用內家的方法來驅動一切身體動作,即使行草點畫之中,也處處不離。達摩創少林,其實也是大內家,佛法就是拳法。內家不是什麼特定的招式,只是一個法,所謂神無方而易無體,如是如是。所以鶴拳重法,所謂鶴法,拳詩云:縱鶴拳法形於意,亦是重在內家之法也。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中共武力攻台的想定



美國國會已經正式認定中共在2027前會武力攻台了,應該是根據美軍的情報,共軍對於武力侵台的準備已經超過節點,不會回頭了,剩下的問題是具體的時間(2027年以前)及實際上會如何打。以下在這個前題之下,試以個人淺薄的軍事知識,推論大概的進程 

雖然大家知道習近平志大才疏,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確是志大,所以打金門馬祖這種假打真戒嚴的打法,絕對不是習大大的選項,習大大要的就是對台灣進行兩棲武裝登陸這種的真打,才能顯現習大大千古一帝的本事,也才配得上習大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手式。

但是要對台灣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之前,這個有一點像外科醫師要切腎臟下來,一定要先切斷血流才能對腎臟動刀。所以要武力侵台之前,一定要先斷台灣南北路,形成區域拒止,不然登陸部隊很容易在渡海過程中被人家從側翼切斷。台灣北路要打掉日本沖繩美軍及台灣東北方那幾個日本小島的武裝,或者至少要毀掉這些地方的武力投射能力,使其短期內不能介入台海。而南方就是要打掉菲律賓及菲律賓的美軍,控制南海。所以習大大要打台灣的起手式就是一場類似珍珠港事變的攻擊,其對像是日本、美國、菲律賓。當然有人會說中國會避免把事態搞成世界大戰,但是戰略戰術上都非如此不可,否則兩棲登入台灣根本不可能成功。美國、日本當然也知道這個,所以已經開始把第一島鏈的部隊分散到第二島鏈,以免在第一擊中損失過大,也能比較快填補第一擊後的武力真空。但是填補這個真空也是要時間的,所以美國明言要求台灣方面要能撐一週以上。

打完第一擊之後,就會是重頭戲武力侵台了,空軍、海軍、兩棲輪流上場。登陸主力地點我認為就是台中沿海,目標是拿台中港及清泉岡機場,熱區可能包含白沙屯媽祖繞境的整圈,神明已經在幫我們演練了,要看懂…

雖然共軍有可能在某些地方登陸成功,但是困難的在持續補給,如果美日軍的武力真空恢復過來,登陸的共軍得不到補給,在台灣軍隊的持續消耗之下最後還是會失敗。所以我是不認為我們會輸,只是最後要付出多少代價的問題…


很多人會認為如果嚇阻力量足夠,中共就不敢打過來,但是如果用中共參加韓戰的邏輯推演,就知道嚇阻是沒用的,中國如果打台灣勝了,當然是大賺,打輸的話,借美國的手把中國海軍殺光,也算是一得。在中國經濟下行的時候,持續養海軍是很燒錢的,如果因為經濟不行,就減少海軍的投資,這支軍隊五年後大概就不行了,軍艦的妥善率就不行了,看滿清北洋艦隊的下場。中國海軍最能打,大概就這幾年,如果拿出來打,說不定還能撈些好處,比如把台灣吃下來,那一切投資就值了。如果失敗,撈不到好處,與其養著還要付退休金,不如讓這支海軍在太平洋上讓美國人殺光,之後就不用再養海軍了,把錢用在陸軍維持政權就好了,說不定還可以讓政權持續比較久,海軍沒有維持政權的功能。當初毛澤東把軍隊派去打韓戰,本也就沒指望他們回來,最好全被美國人打死,省得他還要養…。習胖胖的想法都是學老毛的,大概差不多,所以他就是要打,嚇阻是沒用的,只能好好準備,以免代價太大。

縱鶴在臺灣與中國

 

早期中國開放後,林英明理事長去中國福建方家探訪,發現在文化大革命後,方家三戰之後的東西已失傳。雖然洪宗基老師是建議理事長不要給他們東西,但是理事長畢竟是在中國出生,民國三十五年才隨父二高師來台,對中國仍有思鄉之情,所以把後面的套路拍成影片傳回方家。

本來也是各自安好,不時交流,但是中國官方開始支持傳統武術之後,方家有些人想在武術這塊求發展,就改動原先縱鶴之名為宗鶴,當時亦有聯絡理事長與洪老師尋求支持。不過方家發展宗鶴這些人,並非方家嫡系,乃入贅者之後,方家嫡系並不與之往來。理事長也只認方家嫡系,其它不予理會。後來這些人就改與台中二高師所傳之白鶴拳及其它鶴拳同道聯繫,來台交流時竟以鶴拳宗主之姿,要大家認祖歸宗。你中國方面三戰之後的東西都不見了,看理事長給的dvd學的東西,現在竟然主張自己是祖宗!這個就真的惹惱理事長,後來就不再與中國方聯繫,方家這些人得不到認同,竟然夥同台中二高的人,一方面講沒有方永蒼,一方面講林琴南跟方世培不熟,縱鶴是林誤植,應為宗鶴。台中二高方面更有人寫書主張林國仲是向張常球學三年後自己出來開館,那你們向張常球學不止三年,不是應該功夫比虎尾二高更好更棒?

縱鶴與中國的交流其實也是中臺交流的縮影,縱鶴的東西文革三戰之後的都不見了,看了dvd學套路之後,就搖身一變,說是你祖宗,然後還有台灣人去認,真是好笑…。這個跟媽祖信仰很像,文革毀廟滅神之後,重蓋一間有名無實的寺廟,然後就自稱是你祖宗,要你去認祖歸宗,更好笑的是竟然有人去認!

老實講,台中二高所傳下來的東西,遠遠比三戰多,實在不用棄自家珍寶去向只剩三戰,其它東西都是看虎尾給的dvd學的中國稱臣說!

總之不管媽祖信仰或是縱鶴武術,要稱尊的話,台灣遠比中國有資格,若是有人反認中國為尊,必是有異心,非正路!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為什麼政府不認真講共產黨是什麼?



有人問為什麼以前政府都不仔細講共產黨,讓大家直到今日都認知不足?

因為共產黨跟國民黨是雙胞胎,牠們的創黨金主都是史達林,國民黨是哥哥,中國共產黨是弟弟。孫中山一直都沒錢沒兵,依附在廣東陳烱明處,他的兵就是聯俄容共後,用史達林的資源建的,陳烱明看不下去,跟他分裂還被抹黑成叛變,事實上孫中山才是中國人最大的叛徒。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實際上參考了共產主義,借了禮運大同篇天下為公這個招牌遮掩,所以聯俄容共是孫拍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尊孫為國父,孫妻宋慶齡是共產黨之母,蔣介石跟孫是連襟。黃埔軍校完全是史達林出錢出武器出軍事教官成立的,蔣中正藉蘇聯勢力幹掉真正由中國人主導的北洋政府,這個歷史太黑了,蔣政府不敢提,只敢空洞的叫大家反對萬惡的共匪,至於如何惡,牠們就不細講了,不然五十步笑百步也是好笑,所以國民黨本就帶有共產黨的基因,今天完全赤化,也是合乎邏輯。

蔣介石在北伐成功後,搞了個寧漢分裂,打工仔逆襲金主,據地自重,不認史達林出錢出將的功勞,短暫擺脫蘇聯的影響,可惜大錯已成,蔣介石小智投機,並無法真正長期改變歷史的進程。國民黨內部已被共產黨滲透,共產黨更透過國民黨滲透到中國各地。二十年後中國又完璧歸趙,回到了金主爸爸史達林的手上,只能說有因就有果,報應啊!

蔣介石常常怨嘆某某害他,某某誤事…否則事不至此。對照國民黨在他死後五十年的發展,只能說蔣介石你輸的不冤啊!天不亡汝而誰亡?共產黨到今天還是共產黨,而國民黨已經變成共產黨台灣支部了!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周董的故事

以前一起練鶴拳有一個老先生,我們都叫他周董,他真的是董事長,他是賣胸罩,從華歌爾經銷商做到自有品牌。他是胸罩專家,女生他一看就知道大小及罩杯,我們都是聽聽,沒有去求證,以免被誤認為色狼⋯⋯。


他跟我說過,他小時候在三重遇過軍人無差別開槍殺人,一車軍人下來,見人就開槍,他趴在水溝邊沒有被殺,殺完過很久,軍人都走了他才爬起來,路上都是死屍。


他說他爸是做金子的,要去金瓜石買金子回來,那時候有宵禁,他太晚回來,被盤查,身上又有黃金就被抓了。關了很多天,後來有找到認識軍隊的人,帶他們去找到他爸,打個招呼,人就放回來了。


他還說小時候親戚有當律師的,常要他去送茶葉,裡面都是裝錢,他送的那個官是蔣介石愛將,很清廉不貪汚的。周董說他是找很老實的人當人頭買房,房子也給他住不用錢,只是講好住到他要賣就要搬走,所以老蔣覺得他很清廉,名下都沒有買房子。周董說他一退休,就把這些人頭買的房子賣光光,跑去美國了。


周董幾年前過世,以前他都喜歡跟我練五步牽打,還有請大家吃大餐。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南北武術的遞嬗與追尋古代武術面貌


 

遠在商周之時,中原土地的樣貌不是如今黃沙滾滾的樣子,而是有大象烏龜,水氣豐沛,一幅南方風情畫。主要是那時地球氣溫較高,與現今不同,所以殷墟出土豐富的龜甲,甚至象牙。所以那個時代,適合那一方風土的武術,不知道是否會像如今身正步穩的南方武術,還是閃轉騰挪的北方武術。南派傳統武術,主要是適應南方雨水多,又多水田,地上常溼,又古代無好的舖面,常常在泥土地上打鬥,必須身正步穩才能避免滑倒,或摔到爛泥堆中。另外水上或碼頭,也是打鬥常見的場合,古時舟小難穩,更不可能在上面縱跳或震腳,否則輕則落水,重則舟毀人亡,大家一起完蛋,也就沒有輸贏了。此外水戰人人都溼,大概也沒有什麼擒拿,手溼拿不住,反而練一下發勁,把人打下水會比較簡單。

所以如果古代中原是這樣的風土,所發展出來的武術,會不會比較類似現在南方的武術這樣的風格吧!不過隨著地球溫度下降,北方漸漸沙漠化,原來在中原的武術或者就比較不適合在這種環境下使用,反而北方草原或沙漠地方發展出來的武術,會比較適合目前北方的氣候。配合歷史,就是漢朝之後,漢人在北方的勢力日漸退化,主力移到長江以南,北方則多為外來移入民族的天下。武術上可能也是這樣,現在南方流行的這些傳統武術,風格上多有類似,而這有可能是上古中原武術南移,結合在地武術演化而來。而北方武術,仔細究源,常有回族武術的影子,比如明代槍術四大家,其實已有三大家是回族出身,代表適合北方平原戰鬥的槍術,已經以回族發展出來的武術為主力,蓋回族本來自沙漠草原,回族發展出來的武術也相對適合日漸乾燥的中國北方。筆者曾經學過長拳,雖然號稱北少林,但是實際上跟回族教門長拳非常相似。而八極拳的祖師吳鍾,本就是回族出身,就算今日的吳連枝也是常常以回族服飾示人,看他打拳塵土飛揚,果然是合於沙漠草原地帶的武術。形意拳出自山西戴氏心意拳,山西也是回族大本營,不知道是否與回族有關,另外心意六合拳就是直接出自回族了。

而如今的嶺南武術,常以宋太祖或岳飛為宗,雖然已難考証,但也可能是這些武術隨宋朝南移的一條線索。譬如福建的南少林五拳,本就以太祖拳為首,而後慢慢發展出來,當然還有融合地方武術,甚至日本武術。主要是明代俞大猷本就是福建晉江人氏,嘆少林棍法已失真傳,還上少林寺論武,後來少林寺派出二名武僧隨他學習,回去後創少林俞派金剛門。福建鶴拳的一些棍法,看起來如同日本劍術,只是以棍代之而已,不知道是不是俞大猷加進來的,畢竟他與戚繼光都研究過日本劍術。另外明代內家拳王征南亦是在江浙一代流傳,可能古代中原武術的流傳已以長江以南為主,而北方流行的武術則以回門武術為大宗。

當然以上純屬推論,中間有很多空白需要史証來填補,但是古代作戰是在比較天然的環境,所以受氣候、場域及各種自然條件影響很大,不同條件適合不同武術的發揮,所以我推論早期商周一脈到秦漢的中原武術,可能跟今天南派武術會比較像吧!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驚訝就是漢朝之後,一直到隋朝,中間大約三百年的歷史更替,竟然沒有一個政權能推出價值穩定的金融貨幣,以至於社會退化到某種程度上是以物易物的狀況。中間有的時候是沿用漢朝的貨幣,但是長期沒有補發貨幣的結果就是通貨緊縮,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隨時間毀壞日漸減少,比如魏晉大概就這個況態。有的朝代是禁用古幣,甚至毀掉古幣,再鑄新幣,但執政者又很難脫離軍閥心態,總想偷料撈一筆,或是干脆發行大幣值又成色不足的貨幣,來洗劫民間的財富,比如蜀吳都是這樣,造成嚴重通膨,這跟蔣介石金元卷有點像。梁朝武帝更絕,可能銅料開採成本過高,直接不用銅發幣,改用鐵幣,因鑄造取得容易,民間私鑄風行,先是造成嚴重通膨,又因鐵幣易銹,幾年後鐵幣壞光,又造成嚴重通縮。因為貨幣價值長期不穩,所以很多交易都是以穀物及布匹為交易中介。所以古時帝王常常不賞錢,因為錢不值錢,都是賞米糧或布匹就是這個原因。但實物又有運輸貯藏不便及溼穀或薄布的問題,造成市場交易成本大增,經濟不易發展。

另外民間私鑄,屢禁不絕,因為敢私鑄的都是大咖,政權還有賴這些大族支持,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一位太子提出要送出標準錢幣到每個關卡,杜絕私鑄品偷斤減兩的問題,結果沒多久就被暗殺了,可見利益之大,連太子也敢殺,有點像蔣經國去上海打老虎,差點被老虎吃掉。

很難想像一個社會已經有穩定的貨幣與發達的經濟,運行三四百年之後,又退回到用穀物與布匹交易的情況,而且這個狀況又持續了三百多年,相信經歷過漢朝繁華的人,再經歷魏晉南北朝的情況,大概會感到生不如死,只能棲心佛老以忘卻世間的倒退。

其實我認為三代以下的文化,在董仲舒罷絀百家、獨尊儒術,把學術思想轉向為帝制服務,在三四百年的消耗下,已經名存實亡,漢朝之後的統治者,大概只有三國演義等級的思想,也就是軍閥思想,只想把天下人的利益拿來拱固自己的政權或收為爭霸天下的資本,根本沒有在管人民死活,所以在漢朝亡了之後,根本沒有像樣的政權,連交易用的貨幣都沒有辦法穩定提供,造成整個社會文化經濟的全面退化,經濟力就是國力,整體而言魏晉南北朝的經濟動員能力,都是不如漢朝的,漢朝就是這些朝代的天花板。

後來唐宋時期又能回復過來,我個人認為是得力於佛家文化的持續輸入,終於把這片土地的正氣又回復過來。不過宋朝之後,中國人又不服氣,把從佛教佛學得到的東西,又裝成自古相傳的道統,中間斷絕又被我宋儒重新悟出,成為中國特色的理學。從此學術又困在理學之中,又加上為帝王服務的儒家舊習,國運自然是江河日下,慢慢跟不上西方,明清專制益盛,將兩千年的專制,化為共產主義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