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考醫學系的閒聊
最近又到了放榜季節,診間遇到一對母女。媽媽說她女兒大概是落在中山女高跟師大附中之間,問我哪一間比較好,我問她大概會偏向哪一類組。媽媽頓時談興大發,說她們要考醫學系,以後要去美國當醫生。我只能笑呵呵說:不錯阿!這麼早就規劃好未來,比我當年強多了。只是女生要去美國當醫生要克服的問題很多喔!我同學去美國的都是男生,老婆都要當家庭主婦,不然撐不下來。老媽馬上說男生可以的,我們女生也可以,男女平等…等等。我又問一句,妳怎麼知道你女兒要考醫學系,我看她女兒從頭到尾都沒有表達意見,她老媽說有阿,我幫她報了O醫醫學營,認識一下,培養興趣,很貴的喔!我又潑了她一下冷水,說妳知道醫學營的主事者,從上到下都不是職業醫生,只是醫學生,他們頂多了解醫學院的世界,和醫院的一小角,對於真實醫界的光明與黑暗,根本談不上認識喔!
不過最後我還是鼓勵她們一下,建議要考醫學系的話,可能師大附中會比較有幫助,但是還是要請媽媽查一下二校近年考上醫學系的人數及穩定度來確認。
不過最後我還是鼓勵她們一下,建議要考醫學系的話,可能師大附中會比較有幫助,但是還是要請媽媽查一下二校近年考上醫學系的人數及穩定度來確認。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論肌肉量
最近診所租了一台inbody機器,裡面設定肌肉量是越多越好,體脂肪量建議要很低。其實肌肉量就好像國家的軍隊量,量少則有亡國滅種之虞,量多則有窮兵黷武之患,所以並非越多越好,還是要看內臟氣血養得起多少肌肉量而定。如果以國家來看,就要看國防預算能佔多少GDP而定。所以我個人認為以inbody這種模式做出來的身體訓練是有偏差的,非中和之道也。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讀書心得
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
這本書其實推薦所有的人看,尤其是有鼻塞、氣喘、焦慮、失眠的病友。連我自己看了也發現我有大口呼吸的毛病,尤其是病人很多的時侯,一有空檔就會大喘幾口氣。書中主要提出閉氣練習的作用及如何確認自己的能力及安排符合自己能力的訓練計劃。
作者指出大部分的情況,病人的血氧濃度都是在95%以上,此時大力呼吸只會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反而使由血液進入組織的氧氣變少,作者指出二氧化碳的分壓是促進氧氣由血液進入組織的關鍵,這個可能還要查一下生理學確定一下,就先假定作者是對的好了。所以訓練的目標,就是要練成輕緩的鼻呼吸,讓身體習慣在較高的二氧化碳分壓下,這樣可以加強組織的供氧,從而提升運動能力。其它還有講到用閉氣缺氧練習來模擬高原移地訓練的效果…等等。
當然書還是要自己看,有的時候想和病人分享,講個幾句病人就露出狐疑的眼神,只能默唸孔子說的,非其人而言,失言,然後叫病人乖乖回家吃藥去吧!
這本書其實推薦所有的人看,尤其是有鼻塞、氣喘、焦慮、失眠的病友。連我自己看了也發現我有大口呼吸的毛病,尤其是病人很多的時侯,一有空檔就會大喘幾口氣。書中主要提出閉氣練習的作用及如何確認自己的能力及安排符合自己能力的訓練計劃。
作者指出大部分的情況,病人的血氧濃度都是在95%以上,此時大力呼吸只會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反而使由血液進入組織的氧氣變少,作者指出二氧化碳的分壓是促進氧氣由血液進入組織的關鍵,這個可能還要查一下生理學確定一下,就先假定作者是對的好了。所以訓練的目標,就是要練成輕緩的鼻呼吸,讓身體習慣在較高的二氧化碳分壓下,這樣可以加強組織的供氧,從而提升運動能力。其它還有講到用閉氣缺氧練習來模擬高原移地訓練的效果…等等。
當然書還是要自己看,有的時候想和病人分享,講個幾句病人就露出狐疑的眼神,只能默唸孔子說的,非其人而言,失言,然後叫病人乖乖回家吃藥去吧!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經絡解密 卷一:開啟人體奧秘的第一道金鑰――經絡啟航+肺經
這套書是由古典針炙派傳人沈邑穎醫師所寫,目前出到第三冊,而個人則是看到第二冊一半。這套書把傳統古書上的經絡、經筋、經別及臟腑經絡之間的關係用文字及圖示表達的很清楚。當然,自己去看難經、黃帝內經也可以,只是就辛苦太多了…呵呵呵!其中許多地方,作者也以其臨床醫師的觀點,分享許多經驗與看法,深具參考價值,並可啟迪思路,推薦給所有對針炙經絡有興趣的朋友。其中有經筋的部分,這個和武術也有關係,有練拳的也可以參考一下。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縱鶴五形手與經絡
雖然拳諺說毛髮鬆彈手三陽,但實際上還是有分別的,試以縱鶴五形手申論之。水手以陽明為主,火肢專用太陽,木肢偏重少陽,金肢土肢三陽皆備。細思其義,則水肢起於足陽明土上於手陽明金化而為水,是非直接為水而採金生水之義也。是以水肢亦非直接主攻而以守中寓攻為用。而火肢手太陽小腸屬火,火因火用,故以攻為主。木肢著力點在中指無名指之間屬手少陽屬木,木因木用,故亦以攻為主。金土二肢,雖三陽兼有,但仍以陽明為主,而足陽明土手陽明金,配之主攻亦屬合理。以上是最近複習拳術及讀經絡書的心得,供同好參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