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齊評武王伐紂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蓋由三代以降,王權的產生都是由幾大暴力集團以暴力決定。春秋戰國之時,有時以宗周大義還能支撐一下和平的表相,戰國之後,就是血淋淋的殺戮了,然後接下來兩千年大概都是這樣。按照工業化以前的各種參數,統計二千年來的朝代興衰,一個郡縣制的專制國家,大概就是能活240年左右,然後就不亡以待盡,等下一個暴力集團來接手了。
當然很難說是三代以前人心比較好,借用自由的窄廊內的理論,三代以前的國家型態,可能是偏向書中所述的紙糊國家或是比較偏向非洲原始部落的情況。國家的動員能力弱,榨取能力也弱,當國家的領導比較雞肋,所以大家讓來讓去,有沒有像在選大樓管委會…呵呵呵!
隨著國家能力加強,當領導搞專制家天下的好處愈來愈大,就沒有辦法讓來讓去了,巨大的利差,使得政權的轉移只能流血漂櫓才能解決。中原王朝就在每二百多年血洗一遍的歷史輪回中洗了二千年。
秦朝以前,貴族勢力尚有保留,社會上尚非皇帝說了算。國家與社會還有一些均勢的機會,也相對有機會在某一些歷史機遇中擠進自由的窄廊。秦郡縣之後,社會上有實力的貴族盡去,就都是專制帝王一人說了算了。之後的朝代,雖然都標榜仁義,實則皆行秦法,因為郡縣制優秀的榨取能力,讓後代的專制君王都選擇了郡縣制,所以中國大部分時間是處在國家強於社會的情況。中間大概只有南北朝時王權相對比較虛弱,唐代之後,科舉取士,世家沒落,又是皇帝獨大的局面,宋元明清又等而下之。
宋朝還維持個尊重讀書人的表面,元朝不論,明朝是直接杖殺,清朝則皆是奴才了。中國基本上是在專制的路上愈走愈遠,唐宋之時,因為世界上都是專制政體,所以看上去也不輸人,但明清之後,歐洲漸漸走上自由的窄廊,天天在搞主子奴才的中國就愈來愈不行了。
大概近代最後一個機會是死在雍正手上,本來康熙對歐洲尚保持開放政策,在雍正之後則走上緊縮,禁教禁商皆出雍正之手。雍正自認是佛學禪宗大高手,號稱禪宗破關開悟者,但是他心中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還是愛新覺羅一家之天下?禁止與西方來往是可以把統治參數限鎖在工業革命之前,也就是可以確保大清有二百多年的天下,但是之後呢?錯過工業革命將給整個大東亞帶來什麼後果,雍正有考慮過嗎,他不是開悟了嗎?或是這些人的性命,根本不在這位自比禪宗佛學大師轉輪聖王的考慮中吧!
清末立憲、民初革命,是學英美,北洋混戰時學德國。至於孫文、蔣介石,其實是學蘇聯了,取法是愈來愈低啊!蔣介石最天才,跟史達林爸爸借的資本完成北伐統一中國之後,竟大膽賴帳,把史達林一腳踢開。最後中國赤化,就史達林的角度來看,他可能覺得天道好還吧!
我家祖上跟雍正是有一點關係,十六世祖世忠公隨其族兄施瑯參與澎湖海戰有功,授左都督,主北京防務,與八王爺有舊。雍正即位後被殺,葬於北京,世忠公有三子,俱由北京逃回泉州老家,但是雍正又追殺到泉州,嚇得三人舉家遷台,才避開追殺。事後來看,多謝雍正的追殺,不然就不會來台灣了,雖然不能說大富大貴,但至少避開了血腥的清末民初與紅色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