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讀起來其實對我來講是有一點困難 ,可能是我對英國的基礎知識太過不足。大體來說原始的英國民族組成,應該是包含蘇格蘭、英格蘭然後愛爾蘭,這有一點像我們台灣的組成是由漳州、泉州、客家、原住民然後慢慢融合而成的。不過英國的民族融合過程裡面還有許多宗教的因素比如說天主教、基督教及英國國教,因教派問題產生許多流血衝突,這是和我們台灣民族融合過程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而本書比較著重在美國殖民地的描述,理論上北美的殖民地在英國所有的殖民地裡面是最像英國本土的殖民地,但是在與本土來往交流的過程中也漸漸發展出殖民地的本土意識以後,發展成武裝獨立。所以在美國獨立之後,英國人開始意識到對殖民地輸出英國文化,包含輸出英國女性之家庭工作者,來確保英國文化的傳承。但是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殖民地最後還是會會發展出自己的本土意識,最後獨立。
其中很大的篇幅在描述十八、十九世紀的奴隸市場及奴隸市場的運作。 一開始是英國 從非洲把奴隸輸出到他的各殖民地來填補工業的人力缺口。在大英帝國瓦解的前後,之前輸出到各殖民地的黑人及有色人種,因為殖民地的經濟狀況不佳。 而後以英國子民的身份大批移回英國,造成英國本土的白人與有色人種之間的種族問題,這個是事前所料想不到的。
總之,從一開始,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白人之間的種族融合 到之後各殖民地的人 移回英國造成多種族的種族融合及國籍認同問題,這一切都是歷史發展的過程。書中描述這個過程的許多面向,但是這一切都屬未濟,也很難有特別的定論。所以這本書呈現了這過程中的許多面向,但是因為沒有辦法有定論所以有一種沒有結論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