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為什麼政府不認真講共產黨是什麼?



有人問為什麼以前政府都不仔細講共產黨,讓大家直到今日都認知不足?

因為共產黨跟國民黨是雙胞胎,牠們的創黨金主都是史達林,國民黨是哥哥,中國共產黨是弟弟。孫中山一直都沒錢沒兵,依附在廣東陳烱明處,他的兵就是聯俄容共後,用史達林的資源建的,陳烱明看不下去,跟他分裂還被抹黑成叛變,事實上孫中山才是中國人最大的叛徒。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實際上參考了共產主義,借了禮運大同篇天下為公這個招牌遮掩,所以聯俄容共是孫拍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尊孫為國父,孫妻宋慶齡是共產黨之母,蔣介石跟孫是連襟。黃埔軍校完全是史達林出錢出武器出軍事教官成立的,蔣中正藉蘇聯勢力幹掉真正由中國人主導的北洋政府,這個歷史太黑了,蔣政府不敢提,只敢空洞的叫大家反對萬惡的共匪,至於如何惡,牠們就不細講了,不然五十步笑百步也是好笑,所以國民黨本就帶有共產黨的基因,今天完全赤化,也是合乎邏輯。

蔣介石在北伐成功後,搞了個寧漢分裂,打工仔逆襲金主,據地自重,不認史達林出錢出將的功勞,短暫擺脫蘇聯的影響,可惜大錯已成,蔣介石小智投機,並無法真正長期改變歷史的進程。國民黨內部已被共產黨滲透,共產黨更透過國民黨滲透到中國各地。二十年後中國又完璧歸趙,回到了金主爸爸史達林的手上,只能說有因就有果,報應啊!

蔣介石常常怨嘆某某害他,某某誤事…否則事不至此。對照國民黨在他死後五十年的發展,只能說蔣介石你輸的不冤啊!天不亡汝而誰亡?共產黨到今天還是共產黨,而國民黨已經變成共產黨台灣支部了!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周董的故事

以前一起練鶴拳有一個老先生,我們都叫他周董,他真的是董事長,他是賣胸罩,從華歌爾經銷商做到自有品牌。他是胸罩專家,女生他一看就知道大小及罩杯,我們都是聽聽,沒有去求證,以免被誤認為色狼⋯⋯。


他跟我說過,他小時候在三重遇過軍人無差別開槍殺人,一車軍人下來,見人就開槍,他趴在水溝邊沒有被殺,殺完過很久,軍人都走了他才爬起來,路上都是死屍。


他說他爸是做金子的,要去金瓜石買金子回來,那時候有宵禁,他太晚回來,被盤查,身上又有黃金就被抓了。關了很多天,後來有找到認識軍隊的人,帶他們去找到他爸,打個招呼,人就放回來了。


他還說小時候親戚有當律師的,常要他去送茶葉,裡面都是裝錢,他送的那個官是蔣介石愛將,很清廉不貪汚的。周董說他是找很老實的人當人頭買房,房子也給他住不用錢,只是講好住到他要賣就要搬走,所以老蔣覺得他很清廉,名下都沒有買房子。周董說他一退休,就把這些人頭買的房子賣光光,跑去美國了。


周董幾年前過世,以前他都喜歡跟我練五步牽打,還有請大家吃大餐。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南北武術的遞嬗與追尋古代武術面貌


 

遠在商周之時,中原土地的樣貌不是如今黃沙滾滾的樣子,而是有大象烏龜,水氣豐沛,一幅南方風情畫。主要是那時地球氣溫較高,與現今不同,所以殷墟出土豐富的龜甲,甚至象牙。所以那個時代,適合那一方風土的武術,不知道是否會像如今身正步穩的南方武術,還是閃轉騰挪的北方武術。南派傳統武術,主要是適應南方雨水多,又多水田,地上常溼,又古代無好的舖面,常常在泥土地上打鬥,必須身正步穩才能避免滑倒,或摔到爛泥堆中。另外水上或碼頭,也是打鬥常見的場合,古時舟小難穩,更不可能在上面縱跳或震腳,否則輕則落水,重則舟毀人亡,大家一起完蛋,也就沒有輸贏了。此外水戰人人都溼,大概也沒有什麼擒拿,手溼拿不住,反而練一下發勁,把人打下水會比較簡單。

所以如果古代中原是這樣的風土,所發展出來的武術,會不會比較類似現在南方的武術這樣的風格吧!不過隨著地球溫度下降,北方漸漸沙漠化,原來在中原的武術或者就比較不適合在這種環境下使用,反而北方草原或沙漠地方發展出來的武術,會比較適合目前北方的氣候。配合歷史,就是漢朝之後,漢人在北方的勢力日漸退化,主力移到長江以南,北方則多為外來移入民族的天下。武術上可能也是這樣,現在南方流行的這些傳統武術,風格上多有類似,而這有可能是上古中原武術南移,結合在地武術演化而來。而北方武術,仔細究源,常有回族武術的影子,比如明代槍術四大家,其實已有三大家是回族出身,代表適合北方平原戰鬥的槍術,已經以回族發展出來的武術為主力,蓋回族本來自沙漠草原,回族發展出來的武術也相對適合日漸乾燥的中國北方。筆者曾經學過長拳,雖然號稱北少林,但是實際上跟回族教門長拳非常相似。而八極拳的祖師吳鍾,本就是回族出身,就算今日的吳連枝也是常常以回族服飾示人,看他打拳塵土飛揚,果然是合於沙漠草原地帶的武術。形意拳出自山西戴氏心意拳,山西也是回族大本營,不知道是否與回族有關,另外心意六合拳就是直接出自回族了。

而如今的嶺南武術,常以宋太祖或岳飛為宗,雖然已難考証,但也可能是這些武術隨宋朝南移的一條線索。譬如福建的南少林五拳,本就以太祖拳為首,而後慢慢發展出來,當然還有融合地方武術,甚至日本武術。主要是明代俞大猷本就是福建晉江人氏,嘆少林棍法已失真傳,還上少林寺論武,後來少林寺派出二名武僧隨他學習,回去後創少林俞派金剛門。福建鶴拳的一些棍法,看起來如同日本劍術,只是以棍代之而已,不知道是不是俞大猷加進來的,畢竟他與戚繼光都研究過日本劍術。另外明代內家拳王征南亦是在江浙一代流傳,可能古代中原武術的流傳已以長江以南為主,而北方流行的武術則以回門武術為大宗。

當然以上純屬推論,中間有很多空白需要史証來填補,但是古代作戰是在比較天然的環境,所以受氣候、場域及各種自然條件影響很大,不同條件適合不同武術的發揮,所以我推論早期商周一脈到秦漢的中原武術,可能跟今天南派武術會比較像吧!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驚訝就是漢朝之後,一直到隋朝,中間大約三百年的歷史更替,竟然沒有一個政權能推出價值穩定的金融貨幣,以至於社會退化到某種程度上是以物易物的狀況。中間有的時候是沿用漢朝的貨幣,但是長期沒有補發貨幣的結果就是通貨緊縮,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隨時間毀壞日漸減少,比如魏晉大概就這個況態。有的朝代是禁用古幣,甚至毀掉古幣,再鑄新幣,但執政者又很難脫離軍閥心態,總想偷料撈一筆,或是干脆發行大幣值又成色不足的貨幣,來洗劫民間的財富,比如蜀吳都是這樣,造成嚴重通膨,這跟蔣介石金元卷有點像。梁朝武帝更絕,可能銅料開採成本過高,直接不用銅發幣,改用鐵幣,因鑄造取得容易,民間私鑄風行,先是造成嚴重通膨,又因鐵幣易銹,幾年後鐵幣壞光,又造成嚴重通縮。因為貨幣價值長期不穩,所以很多交易都是以穀物及布匹為交易中介。所以古時帝王常常不賞錢,因為錢不值錢,都是賞米糧或布匹就是這個原因。但實物又有運輸貯藏不便及溼穀或薄布的問題,造成市場交易成本大增,經濟不易發展。

另外民間私鑄,屢禁不絕,因為敢私鑄的都是大咖,政權還有賴這些大族支持,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一位太子提出要送出標準錢幣到每個關卡,杜絕私鑄品偷斤減兩的問題,結果沒多久就被暗殺了,可見利益之大,連太子也敢殺,有點像蔣經國去上海打老虎,差點被老虎吃掉。

很難想像一個社會已經有穩定的貨幣與發達的經濟,運行三四百年之後,又退回到用穀物與布匹交易的情況,而且這個狀況又持續了三百多年,相信經歷過漢朝繁華的人,再經歷魏晉南北朝的情況,大概會感到生不如死,只能棲心佛老以忘卻世間的倒退。

其實我認為三代以下的文化,在董仲舒罷絀百家、獨尊儒術,把學術思想轉向為帝制服務,在三四百年的消耗下,已經名存實亡,漢朝之後的統治者,大概只有三國演義等級的思想,也就是軍閥思想,只想把天下人的利益拿來拱固自己的政權或收為爭霸天下的資本,根本沒有在管人民死活,所以在漢朝亡了之後,根本沒有像樣的政權,連交易用的貨幣都沒有辦法穩定提供,造成整個社會文化經濟的全面退化,經濟力就是國力,整體而言魏晉南北朝的經濟動員能力,都是不如漢朝的,漢朝就是這些朝代的天花板。

後來唐宋時期又能回復過來,我個人認為是得力於佛家文化的持續輸入,終於把這片土地的正氣又回復過來。不過宋朝之後,中國人又不服氣,把從佛教佛學得到的東西,又裝成自古相傳的道統,中間斷絕又被我宋儒重新悟出,成為中國特色的理學。從此學術又困在理學之中,又加上為帝王服務的儒家舊習,國運自然是江河日下,慢慢跟不上西方,明清專制益盛,將兩千年的專制,化為共產主義的溫床。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借勢:讀書心得


                 這本書講的這個元拳,只有拳理,沒有固定招式。因為我真正練熟的只有縱鶴拳,所以只能用練縱鶴的經驗來對照。其實縱鶴也沒什麼招式,練來練去就是在練水肢跟進馬撈手,練出來才有然後,不然就沒有然後了。

裡面講基本功:搖膀,初習時每次三千下,一天練兩次。這個搖膀是如何練,書中描述不清楚,對照縱鶴可能就是水肢之類換勁的功夫。水肢這個我們業餘練,一天一千下就不錯了,以前林英明理事長才有辦法一天三千下。不過這種功夫,好像就是要練很多下才行,書中講前一千下都是在耗掉拙力的,最後一千下才是關鍵。這種練法很像洪老師說他們以前都是有力練到沒力,回家都癱在床上,從硬練到軟的練法。
        另外裡面講這個凌空勁,其實是以手催身的方式催動身體,跟大部分以腳催身不同。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從兵器發展而來,在兵器上會比徒手格鬥明顯。書中也講推手是用來訓練兵器的,不是只用在徒手格鬥的,因為我沒練兵器,就參考看看。
        後面有一段主角于升與其師兄張承義對決,張的打法很有縱鶴的味道,其實拳意述真中李老能的打法,文字上看起來也和縱鶴很像,可能大家練到最後,殊途而同歸吧!
        書裡面有一句話,是主角說的,講練拳就好像出了半個家了,這句我深有同感,功夫就是要耐住寂寞,苦心孤詣,日積月累,才能期望成功,如果不是樂在其中,很難堅持下去。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仙武傳說

 我輩練拳之外也喜歡看武俠小說,或是玄幻小說,有一個龍印戰神的網路小說,裡面講到一個鎮龍椿,是小說中最厲害的仙武之技的入門總綱,我看和我們三戰很像。


這個三戰是以吞浮吐沈,化為一個圓,吞者生也,屬春屬木,浮者為夏為火,吐者為秋屬金,沈者,沈入湧泉,為冬之象屬水。以三戰為功底,催動五行手,蕩五氣化五行,是不是跟這個鎮龍椿很像啊!
這個丹田運作,一股力量由足底成上,這個也跟三戰的意念運轉很像。



這個三戰,就是鶴拳一切手法的總綱,一切都是三戰,三戰就是一切。



作者有沒有練拳,我是不知道,但寫的這個,真的跟三戰很像。其實鶴拳與佛法大有關係,是不是仙武在凡間的流傳,也說不定喔!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水肢

 


水肢我的感覺是純然的直勁,打出去看似有橫,但如同射飛盤,勁射出去全然是直的,沒有橫。以兵器而論的話,很像是劍法,把劍遞出去,勁走正中,不偏不倚。林琴南書中講方徽石祖師很喜歡劍法,我覺得跟水肢的勁路可能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