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這個東西,我覺得是古人在模擬或追求練功或靜坐時口中津液甘甜的感覺,香氣倒是其次。因為要練功或靜坐比較花時間,還是花錢買茶來泡比較快,要泡多少有多少。只是喝茶有咖啡因,還是有副作用,不如練功中自然的津液來的無害。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單車寫生
我大學時就有這個想法,以前曾經帶著油畫畫具,跟台大單車社騎到三峽畫畫,不過回程就騎到快掛掉,後來就不太敢騎單車帶油畫畫具,太重了。
比較成功的一次是帶粉彩騎汐萬路,到最風櫃嘴時畫了一幅,不過那幅目前不在我手上。後來就當住院醫師沒有空閒騎車寫生了。
風櫃嘴 |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練拳與練琴
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左手的吟揉掉注如果可以跟丹田的運作同步會有什麼變化。我目前是還連不起來,手太快,跟裡面沒有辦法同步,可能還是要回去練仙翁操才行。逝去的武林有一些文章是在講練琴的,可是可能李老也沒有彈琴,所以很難講出什麼東西,最近看姚公白彈琴的視頻,手也是很鬆的說。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參加玉山畫畫比賽
話說今年四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門診病人清淡,只能放任滑鼠在螢幕上遊走,這時不小心看到有玉山銀行主辦的畫畫比賽訊息,發現獎金還蠻高的,雖然已經很久沒有畫油畫了,但是看在獎金的份上,就研究了一下。
我發現歷來得獎作品多是以玉山主峰為主體加以變化,所以六月就先畫了一個草稿如下:
老實講,大家畫這個玉山主峰,都是畫照片,大概只有林玉山老前輩的玉山主峰是現場寫生的,畢竟真的有爬過玉山的不是那麼多人。我這個畫稿就放在床頭,從六月放到七月中。因為有關心,所以發現玉山主峰的畫,連網路上的商城都有在賣,也不貴,都是看照片畫的。心裡就有點懶得畫,畢竟藝術這種事,是只能做第一不能做第二的。一直重複一樣的主題,不是藝術要做的事,不然我找個商業畫室訂一幅不就好了,何必自己畫,浪費這個時間。
所以用重新研究玉山的資料,後來發現蘭潭這個地方可以照到玉山,只是視角比較平直無趣,當然網路上也可以找到有蘭潭玉山倒影的照片,也蠻美的,只是也沒有想直接畫相片,除了著作權之外,也不想做電腦就可以做到的事,畫就是要畫電腦沒辦法做到的才有意思說。
我回去研究谿山行旅圖的結構,把如下面連結中https://iin.nidbox.com/diary/read/9045151
最下面的圖,用谿山行旅圖的結構改造。谿山行旅的結構大概是下面是橫向的動態,有旅人經過,中上方就是縱向的山脈堆疊。我是調整了義德寺這一段,讓他比較平,可以讓人進去,左右可以走通。後面的山脈本就是縱向堆疊,但是要能放進畫布,天空也還要能放月亮,所以也做了一些調整。
玉山這個主題是畫山,理論上山水畫是東方的強項,但是之前比賽得獎的作品比較看不出有東方山水畫的連結。我意圖使玉山這個主題,與傳統山水畫發生連結。當然,你說要在玉山這種三千公尺的雄山之上,硬是創造古代山水畫那種飛瀑流水,是有點不太科學。我參考早春圖的構圖,是流水圍著山體繞一圈的,當然,依照蘭潭的地型,要發展一圈流水也不太合理,所以就把義德寺這段改成一座島,讓湖水圍一圈,算是有山也有水了。
義德寺大概就留個外型,布局就依畫面需要改了。小島左邊的古樹,就直接跟早春圖借了,算是向大師致敬。
小橋算是跟范寬借的,現代的橋不會做這麼危險,沒有護欄。
所以草圖七月就改成如以下–一連續演進變化,先在便條紙上推演,最後才上畫布打稿:
但是為了兼顧本地的意象,所以小島右側的樹改成棕櫚樹強化南島風情的部分。左下的小舟,主要是為了實踐我的理論,內容可見下面連結
古代山水入神論
小舟就是要給你代入的,雖然上面沒有直接畫人,但是我畫的時候船尾有吃水比較多,暗示裡面有人說!簽名也簽在上面,至少乘客保証有作者一名。你看坐這個船,有湖有山有月,是如何光景?會不會想起杜甫的詩:四更山吐月,殘月水明樓啊?當然你也可以不坐船啦,小島上的路我都有做成環島,寶塔也有記得開燈,真是稱職的民宿主人…。跑去寶塔上也可以來一句: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或是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不上高塔直走,從小橋流水古木寒林的唐山意象,經過林間小徑,看到閩式建築再看到水畔椰林,也像是走過一場時光隧道吧!
最後畫成如下:
這個水中倒影我要說一下,這個倒影綠樹與棕櫚樹比例比較大,從畫外看比較怪,但是你想像坐船開過去,從船上看就會比較剛好,畢竟船離水近而離島遠。所以我的設想就是船從左下往右上沿島開,穿過椰影之後,進入一片光明之地。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明勁、暗勁、化勁
明勁:現金支付,看得到錢,故謂之明。
暗勁:轉帳支付,看不到錢,但是錢有來,故謂之暗。
化勁:信用支付…嗯,這個我還沒辦法理解到,暫時先這樣比喻好了,可能錢不用來,但是錢的效用就已經達到了。
明勁、暗勁我理上大概能理解,化勁就超過我的理解,所以化勁的比喻就看看就好,可能也不一定對。
化勁可能要用金剛經,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來理解吧!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蘭潭玉山月
臺灣地處東西之交,故本作亦力求於西方媒材中,融鑄東方意境,介於寫實寫意之間。乃由蘭潭實景發想,參考山水畫立意,重新建構之作。
玉山是臺灣母山,而作品中小島就如同臺灣在母山懷抱中。小島左側小橋古木借景北宋山水畫,可看出唐山的意象。左往右則可見到閩台建築,最後走出自己的本地椰林風光。旁邊小舟,象徵身在臺灣的我們,在玉山與月光的指引下,走向無垠的世界。
見過梵谷星空後,大家心中的星空都有了不同。雖然現實中並無法直見此景,但希望觀畫者在看過這幅作品之後,能在心中留下不同的玉山印象。
以上是我投稿玉山三十繪畫比賽的畫作與文字說明。這幅畫融合了我對傳統山水與西方繪畫寫生的理解,構圖上參考了谿山行旅圖,上半部偏縱式走向,下半部偏橫式走向。重點是這幅畫,人是可以進去神遊的,就不是只是風景而已,裡面是四度空間的承載,符合我對古代山水佳品,能入神的想法。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古代山水入神論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因為沒有空回溯文獻,所以不確定以前是否有人有提出類似的想法,但是因為也不是嚴肅的學術論文,所以應該也沒有抄襲的問題。只是若是有人因為看到我的文章而有啟發或引用,就算後來出學術論文,也不要說我是抄襲他的,不然我心中會有很多草泥馬跑過去。
古代是沒有影片這種四度空間而且可收藏的視覺藝術的,因為沒有影像的製作科技,但是古人未必沒有這種想法,或是說不能滿足於只能用文字記錄影像的種種變化,所以在有這種意識的畫家手中,還是有可能在畫中寄託四度空間的資訊,也就是包含時間軸的視覺藝術。
當然,古代所有的繪畫都是平面的,要怎麼說其中存有時間軸的變化呢?因為畫軸沒有paly鍵,只好觀者自己paly了,那這個app要如何執行運作呢?我認為,山水畫中那小小的人物就是關鍵,就是運行畫者app的paly鍵,你要在腦中執行以下指令:把自己想像成畫中那個人。然後你用畫中人的眼光在看或感覺一遍這幅畫,會發見很不一樣的畫中世界。如果畫中有多處有人物的,可能就是多重視角的支線劇情,這個大家有看小說應該可以理解。當然也有可能完全無感,因為有的山水畫沒有這個意圖,畫者只是把人物當點綴,那這幅畫就沒有四度空間層面的展現。我自己把執行這個指令稱之為入神,能入神的作品我覺得是比較好的,神品。在時間軸上呈現壞軌的,那就比較有形無神了。
後代文人畫盛行之後,比較把筆墨的神氣稱之為神,重筆墨而輕構圖。當然,筆墨的精神也是一種神氣啦!只是沒有比在畫中藏時間軸這麼神就是了。現代因為影像科技發達,直接拍一段旅遊影片比在紙上苦心經營效果好,也不用佔用人腦RAM的空間,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腦部空間執行人腦app的,拍成影片比較雅俗共賞,在畫中藏神這種事也就更少人做了。
現代繪畫,還是把觀者設定在畫外,從外看畫,這種為主流。要觀畫者把自己想像成畫中小人,在畫中跑來跑去這種就比較像司馬遷藏諸名山,傳之後世的做法了。古人比較常這樣做,在沒有科技的時代,靠這種做法表達時間軸的資訊已經很厲害了。而且古代專制,文人無力改變世界,有錢的就學袁枚造園,躲在裡面不出來,沒錢的只能把自己藏在畫中世界,還是比去公園睡紙箱高明啦!
如果以上的方法認真分析古代現代山水畫,應該可以拿幾個學位,只是我忙著看診就沒有閒,有人有興趣可以去做,記得要標記引用我的文章就好喔!
後記:滑手機時想到,這有沒有很像google map,把小人放進去就可以看到實景,原來古人也有這種想法,只是沒有電腦科技來實現,只能靠人腦app了。